高中语文作者字什么号什么作品有什么,人生的经历,诗歌分为近体诗古体诗这些真的要知道吗?

姜汝翰.avi


如果不参加高考,影响不大。如果参加高考,则必须知道,还不能搞错,因为古诗鉴赏是高考必考题,一道选择题,一道简答题,占九分左右。

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知人论世是诸多方法中最基本的一个。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一古人字号

古人习惯称人字号,不直呼其名,在诗文中也是如此。如果不加积累,会看不懂古诗文,甚至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平时交谈说错了一笑了之,考试时弄错了,可能就是零分。

二读懂作者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例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诗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遇、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三深入了解

诗人和普通人一样,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所以,深入了解 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读过,也有自己的理解。过去有人认为是李白早年出川时作,但经过后人的考证,发现此诗是写于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之后。我们就知道诗中反映的是他重获自由的欢乐之感,而不是他早年出川时的少年豪情,更不单单是一首记行的山水景物诗了。再如,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虽然都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诗中都流露出对世事的感慨,但由于《书愤》写于他罢官闲居山阴失意之时,所以诗中多愤激之情,诗风慷慨悲壮;而写《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经奉宋孝宗之召到了京城临安,被认命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军事,所以诗中不复幽愤,主要反映了他旅居京城的孤寂心情,诗风清淡、婉丽。

小结:要读懂古诗,真需要全面理解作者的方方面面,不然,鉴赏会打折甚至误入歧途。


秀云涵天


您好,我是简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我自己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数年,很多同学都问过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很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所学习的东西,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更多的,其实只是在积累我们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才是能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普通人的基础。

有人说我是文科生,我不需要知道积分函数。有人说我是理科生,没有必要知道古体诗近体诗。但是,在高中阶段,大家并没有开始真正进入自己的分野领域,并没有确定以后的方向,所以各科知识几乎都得学习,这是为以后向自己的方向进发打基础的。如果是单纯的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就好了,那何不一年级就开始呢?

题主的问题,本质其实就是上面的单纯想法。考试不考,有必要去记忆作者字号代表作品,有必要去了解古体诗近体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各方面知识你多了解一些,你在以后自己的领域也许就会走的更好更远。你多了解一些,或许就会对他产生兴趣,说不定,新的一代国学大师就此诞生了呢?哈哈😃。且不说成就,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了解了这些知识,就算是和别人谈天,不也更加轻松自如吗?

此外,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在我们接触一个新的知识之前,我们会觉得这个知识挺复杂,懂得人应该挺少的。但是当我们接触之后,掌握之后,它其实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基础知识,这时候我们才会明白之前的自己不过井底之蛙。我们由此就会向更高的目标进发,视野会更加开阔,久之,我们的气质风度都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

我是简生,以上是我对此问题的浅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点赞支持😃!


小八家


文学常识不容小觑,这些年,我全指着文学常识混生活呢!


个人观点:学语文,必背文学常识,作者字号、代表作品、人生经历等等,了解越多越好!


上学时候,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背那些文学常识,只是老师让背,我就背了。记得当时考试还考这些东西,所以更是义无反顾,不折不扣!


后来,稀里糊涂成了语文老师,我看人家语文课讲这些东西,我也讲,反正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我也从来没有琢磨过其妙处!


现在,年已不惑,回顾一下求学的经历和执教的精力,终于明白一点,文学常识有用,而且是有大用!


下面,我以三个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

苏轼的名、字、号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轼,是车上的零部件,是车前的横木,起到扶手作用,苏洵在《名二子说》中对此有介绍。古代能出入有车马者,绝非寻常人家,苏洵希望儿子能够考取功名之意,含蓄其间。但同时,苏洵更希望苏轼能够低调内敛,隐藏自己的锋芒。


而纵观苏轼一生,他才高八斗,是文坛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其内敛低调做的着实不强,因此宦海几度浮沉,曾经自贬离京、有过牢狱之灾、又被贬的一远再远!


东坡的号,就是他被贬黄州之时得来的。当时,其生活困苦,曾在东坡种田,东坡居士内含效仿陶渊明之意,也能代表苏轼骨子里那份不可多得的人间烟火!


大家想,这些关于苏轼名、字、号的解读,对理解他的作品有益吗?

杜甫的代表作品


初高中阶段有很多杜甫的诗作,老师一定提到了杜甫的诗作风格"沉郁顿挫”,也一定提到了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实读杜甫,读《望岳》不行,读《江畔独步寻花》也不行,他写了很多诗,但真正代表其精髓的还就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等诗,这些诗在“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下完成,读来就像在黄连里泡过一样,苦哈哈的,而杜甫玩儿的就是这种苦味!


我们了解杜甫的代表作,才有可能以课文里的作品为引子,去品课外的作品。有些时候,了解代表作,就好像得到了拓展阅读的指路灯,不是吗?


柳宗元的被贬之苦


在唐代那个写诗的时代,柳宗元却选择了写文的发展方向,而且写到唐宋八大家的水平,这很令人叹服!当更让人叹服的是柳宗元的忍耐力,他把被贬的苦嚼碎了咽到肚子里。


现在的永州文化,还属于是柳文化!在当时,永州极为荒僻,《捕蛇者说》中描述的永州十室九空,民生凋敝。柳宗元到永州后,又极为不幸,五年遭遇四次火灾,再给丈人的信中记载,有一次要不是从窗户侥幸逃脱,可能要葬身火海了。同时,柳宗元在永州的被丑化为“怪民”,饱受政治迫害,身体状况极差,甚至达到“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了解了他的这段人生经历,我们再读《永州八记》,就会明白,柳宗元游山玩水时,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乐呵呵的,而是都带有悲凄的影子。因为,柳宗元是人啊,在那种情况下,能不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被贬之苦痛深入骨髓时,不自觉的流露是人之常情!


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比比皆是,说多无益,自己品吧。

我个人认为,不先了解作者,就去读人家的大作,这不是真正的阅读。就好像搞对象不问对方的名字、身高、职业、学历等基本信息,这不是认真负责任的谈恋爱!


二十年教坛老马,我是拼命红烛,希望这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各位看官留言、评论、关注、点赞,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