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百度

知擇學習網,站內搜索【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即可查閱到資料。

相關推薦: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 考研真題精選

一、名詞解釋

1吉芬商品[中山大學2017研]

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與價格之間成正向變化的一類商品,由英國統計學家羅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呈現出向右上方傾斜的特殊形狀,即價格越低,購買的越少,價格越高反而購買的越多。

如圖1所示,橫軸OX1和縱軸OX2分別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數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消費者最初選擇a點,隨著商品1價格的下降,消費者選擇b點,吉芬商品1價格的下降反而導致了對該商品需求的減少。商品1價格下降的效應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應X1″X1‴和收入效應X1‴X1′。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於:它的收入效應的作用很大,以至於超過了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使得總效應與價格同方向變動。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呈現向右上方傾斜的特殊形狀的原因。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圖1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2外部性[中山大學2018研;武漢大學2019研]

答:外部性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未經補償影響。外部性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

正外部性,又稱外部經濟,指一個人的行為增加了旁觀者福利卻沒有得到報償。外部經濟可以視經濟活動主體的不同而分為“生產的外部經濟”和“消費的外部經濟”。當存在正外部性時,物品的社會價值大於其私人價值。因此,市場均衡數量小於社會最優數量。

負外部性,又稱外部不經濟,指一個人的行為減少了旁觀者福利卻沒有為此付費。外部不經濟也以視經濟活動主體的不同而分為“生產的外部不經濟”和“消費的外部不經濟”。當存在負外部性時,物品的社會成本大於其私人成本。因此,市場均衡數量大於社會最優數量。

外部性糾正辦法主要有:使用稅收和津貼;企業合併;規定財產權。


3合作博弈[廈門大學2012研;中山大學2013研]

答: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談定能使它們設計聯合策略的有約束力的合同的博弈。廠商之間進行的經濟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如果不可能談判並執行有約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設計出合同,則是合作的。

合作博弈的一個例子是買方和賣方之間就一塊地毯的價格討價還價。如果地毯生產成本為100美元,而買方對其評價是200美元,因為雙方同意以101~199美元之間任一價格成交都將最大化買方的消費者剩餘與賣方的利潤之和,並使雙方都得到好處,因此該博弈可能有合作的解。

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間的基本差別在於簽訂合同的可能性,在合作博弈中有約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們是不可能的。


4消費者剩餘[北京大學2010研]

答: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願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由於消費者消費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費者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同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卻是相同的,這樣,消費者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和他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額,這一差額就構成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剩餘可以用圖2來表示。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圖2 消費者剩餘

如圖2所示,反需求函數Pd=f(Q)表示消費者對每一單位商品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消費者剩餘可以用消費者需求曲線以下、市場價格線之上的面積來表示,即圖2中的陰影部分面積。


5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中山大學2015研]

答: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是指如果個人的偏好是凸的,如果所有消費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麼總存在著一組價格,使得每個帕累託有效率的配置是某個合理配置稟賦的市場均衡,即只要消費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麼每個帕累託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過競爭均衡實現。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表明價格的配置作用和分配作用是可以分開的。

該定理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每一帕累託有效率配置均能達到競爭均衡。在一個純交換經濟中,如果每個人的效用函數ui(ui表示第i個人的效用函數)在R+n上都是連續、嚴格遞增與嚴格擬凹(嚴格擬凹的效用函數就意味著消費者的偏好是嚴格凸的)的,假定x_是該交易中的一個帕累託有效配置,同時假定稟賦經過再分配,使得分配後的稟賦向量為x_,那麼x_必是該經濟的一個競爭性均衡。

只有在規模收益不變或遞減時,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才成立。其意義在於指出了分配與效率問題可分開來考慮,凸顯了政府在再分配收入中的重要角色。


6替代效應[北京大學2010研]

答:替代效應是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即是指在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由於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化。

斯勒茨基替代效應中的“實際收入不變”是指消費者在價格變化後能夠購買他想要購買的價格變動以前的商品購買量;希克斯替代效應中的“實際收入不變”是指使消費者在價格變化前後保持在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


7公地的悲劇[上海交通大學2007研;中央財經大學2015研;北京師範大學2016研]

答:公地的悲劇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於長期的超載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現象,後特指公共資源可能很快就會因過度地使用而造成災難性後果的社會現象。由於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個放牧者都只考慮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並不考慮自己可能給他人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所有個人的最優放牧數量總和將遠大於公共地整體的最優放牧數量,由此導致放牧超載,土地日益衰落。

公地的悲劇可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當一個人使用公共資源時,他就減少了其他人對這種資源的享用。由於這種負外部性,公共資源往往被過度使用。政府可以通過管制或稅收減少公共資源的使用來解決這個問題。此外,政府有時也可以明確產權關係把公共資源變為私人物品。


8道德風險[中國海洋大學2010、2013研;中央財經大學2011、2016研;中山大學2010、2015、2016研]

答:道德風險也被稱作隱藏行動問題,是指交易雙方在簽訂交易合約後,信息佔優勢的一方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損壞另一方,同時也不承擔後果的一種行為,即是市場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動這樣一種情形。

道德風險是20世紀8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範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或者說,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

道德風險的存在不僅使得處於信息劣勢的一方受到損失,而且會破壞原有的市場均衡,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風險分析的應用領域主要是保險市場。解決道德風險的主要方法是風險分擔。從根本上來講,可以通過制度設計,由個人自己來約束自己,避免出現道德風險。


內容簡介

本書是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教材的配套題庫,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部分為考研真題精選。本部分精選了名校的考研真題,按照題型分類,並提供了詳解。通過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題的命題風格和難易程度。

第二部分為章節題庫。結合國內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題和考查重點,根據該教材的章目進行編排,精選典型習題並提供詳細答案解析,供考生強化練習。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打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電子書產品界面及功能

1.電子書產品(電子書、題庫、視頻、錄屏、全套等),非實物,一旦購買無法退換。

2.購買後可在手機、電腦、平板等多種平臺同步使用。


以下圖片為電子書產品界面及功能展示,非本產品內容,僅供參考。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想要獲取更多職稱考試學習資料,考試相關動態,歷年真題和題庫,請關注知擇學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