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也要對事不對人

夸人也要對事不對人

有句話叫“對事不對人”,通常出現在批評人的時候,而且常常是針對某個人的前綴語,至少沒什麼人會在夸人的時候強調:“我對事不對人。”

但批評和夸人的原則其實一樣,都應該“對事不對人”,因為值得誇和批評的都是發生的事,並不是人

本身,人是動態的、會變化、會成長的,也就是說,給人打分這種行為本身就不科學,體現的就是一種“固定思維模式”,認為一切都是確定而固化的。無論說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只是當下的片刻和狀態,但很可能因為這樣一個評價,就給人立了一個標籤,很可能會影響這個人之後的狀態和行為。就說夸人,有人就做過這樣的實驗,誇孩子,要誇他這件事做得很努力,而不能誇他是個“聰明孩子”,否則這個孩子會因為害怕被證明不聰明而不敢挑戰更高的難度。

夸人方法,不但是對事不對人的,更應該說說自己的感受,這其實是確認雙方關係的一種方式,而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夸人是為了強化這種關係,批評人則是對這種關係狀態的一個提示,以具體客觀發生的事為媒介,明確相應的關係,是最有效的狀態。

當然,談概念從來都是很容易的,有難度的是在具體的場景裡,因為人更容易關注人,也習慣於把各種符號、關係、事件和結果都歸結到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很多時候,固定思維模式之所以有用,只因為之前絕大多數關係都是短暫的,而這種狀態正在被各種技術所改變。

那麼,是不是該改變了呢?其實只是回到一種常識——對事不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