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不应该如此重要

《斯卡斯代尔高中的五堂数学课》这篇案例给我印象也较深,作者对那里老师的教法,学生的层次或者能力都持有一种“惊讶”的态度,比如“教师花了半节课的时间复习有关幂的一些运算法则。在上海,这是七年级第一学期就必须掌握的内容。”“课上教的内容是几何,竟是最简单的同位角...”像这样的语言充斥整篇案例。看了这些我就联想到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内卷化”,正因为大多数专家和老师都认为许多学习内容都是“应该掌握的”,所以你加一点,我加一点目标,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结果就是造成现在的“不断减负”,和“越减越负”,中国的孩子都在负重前行。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其中,初中生近视率达71.6%,高中生达81%。这样的学业有成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我们的中小学课程设置应该是多样化,达标话,而非精英化,选拔话,怎么做呢?就是弱化语文数学英语的地位,不要考试,只要考查足够了,它们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反而是音体美。孔子就十分重视礼乐,音乐美术能陶冶人,让人做个道德上的好人;体育能够让人做个生理上的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