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自出版以来就被打上了励志小说的标签,在网上也能经常看到别人的推荐,但是这碗鸡汤摆在我面前很久了都没有干。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直到此次疫情期间,在家闲得发慌的我,才看完了完整的影片和小说。因为没有阅读的欲望,所以很艰难的看完了小说,相比来说电影更触动我,大概是有声有色的叙述比沉默冷静的文字更容易走进我的内心。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关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作品,小说和电影都有人评论,有人和我说她看了三遍电影才能做到忍住不哭,有人在阅读评论里说松子悲哀的一生也有一部分是她自作自受,还有人在影评下方评论说不要像松子一样总是讨好别人来获得存在感。

他们说的我都觉得是其然又非其然,这种微妙的感觉我也难以表达,大概其中的滋味只有到了自己有足够多的人生沉淀的时候我才能表达,但在这里我还是能够简单描述我的读后感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整本小说都是采用铺白直述的方式讲诉了松子一生的概况。小说从在东京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川尻笙某天突然被父亲告知30多年前失踪的松子姑姑最近在东京被人杀害,需要他去整理姑姑的遗物开始,娓娓道出了松子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此时插叙的手法在小说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插叙使得小说的可以同时展开叙述川尻笙和川尻松子这两条故事线,可以在后文中为前文留下的疑问补充解答,让读者能够了解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特别是在最后揭开了松子死亡的真相,可以说是首尾呼应,以死亡悬疑开始,以揭开死亡悬疑结束。

但也是因为采用了插叙的缘故,小说开始时的情节描述很跳跃,难以让我跟着情节的脉络往下看,直到中后部分这种突兀感才没有那么强烈。我发现小说还有一个巧妙之处就是对川尻笙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最后主动去了解松子的一生,甚至在法庭上听到那群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对松子姑姑口出恶言时难以抑制愤怒而在道路上暴走这段情感历程的描写,这些描写既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步,也能与读者引起共鸣。川尻笙的情感变化在情理之中,这也大概和我阅读小说时的情感变化有一种殊途同归之意的原因。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小说并没有对松子的一生进行了琐碎的描写,只是简单叙述了支撑松子一生的那些关键篇章,我也不在此一一列举小说的情节内容了。从中学教师到风尘女郎的这种人生变化没有谁能够想象到,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意外才知道活着的滋味。作为中学教师的松子遭受了不公的对待却在莫大的羞耻感驱使下离家出走,她在长大后的每一段恋情中委屈自己却又未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甚至卑微到她只要有人陪伴连地狱都不愿意逃离。

遗憾的是松子这样看似包容一切的爱却没能让她遇到真正懂得珍惜她的人,在经历了多段失败的感情后,当她寄托于龙洋一身上最后一丝希望被毁灭后,松子终于不再执着于爱和被爱,她从一个身材和样貌出众的女人自我放弃变成了一个身形肥胖、邋遢至极的老妇,甚至精神失常,最后在一群少年的殴打之下结束了自己荒唐可悲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松子的一生,是荒诞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她对在乎的人卑微的讨好,也对喜欢的人付出毫无保留的爱,但通常太过容易的得到都是不被珍惜的,到头来受伤害的终究是卑微的松子。虽说可怜,松子的一生却也是不放弃希望的一生,是认真活过的一生,借由松子的故事,也让我对自己的过往开始反思。

越是美好越容易失去,越是不幸越是容易被烙上伤痕,但是人生不需要太多的对不起,遗憾和错失永远不可能会被避免,充满了对不起的活着会产生太多的痛苦。纵使前方大风大雨,我也要努力当那个逆风而行的强者。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活着,不要说太多的对不起

关注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