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飲水安全工作第一線,他們以堅守扛起責任

水城飲水安全工作第一線,他們以堅守扛起責任

早春二月的水城縣,雨霧,寒冷。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第九工作隊的30名隊員在疫情防控正緊時,走進飲水安全督查一線,開展飲水安全問題大排查。隊員們每天早出晚歸,回到酒店當日連夜要完成數據統計、工作量整理、電腦錄入和上傳等。酒店中央空調不能開放,冰冷的房間,室溫只有8度左右,坐著工作半小時就凍得哆嗦。睡覺要加被子,睡進厚重微潮的被窩1個多小時腳仍然冰涼,久久不能入睡。

由於疫情影響,大家從貴陽購買了乾糧和方便麵,縣城商鋪大多沒有開業,接連三天方便麵乾糧,部分同志腸胃不適。戰隊領導安排人搜索外賣,能配送的商家屈指可數,第四天晚上總算有熱的飯菜吃了。這些沒有被困難嚇退的隊員,沒有抱怨,每天撥雲曦而出,披星戴月而歸。

為了搶佔“窗口期”,從3月份開始,全體隊員以全縣尚未脫貧人口所分佈的村、組為主要突破口,重點關注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的走訪,開始了他們的聽民意、查問題、找短板的農村飲水安全之旅。根據貴州省水利廳黨組的統一部署,按照“六見”(見人、見事、見時間、見責任、見終端、見成效)要求,隊員們走村入戶看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是否安全、看消毒設備是否安裝、看水源工程保護和是否按設計標準建成;查看縣裡“四本臺賬”:貧困農戶飲水安全明白卡臺賬、工程建設臺賬、消毒設備安裝臺賬、資金撥付使用臺賬;對“一縣一案”、“一村一策”認真對照檢查。

每個隊員都身兼多職,為了做好飲水安全督戰,白天要進村入戶,晚上要整理督戰資料並處理自己原本工作上的事。大部分隊員一天休息睡眠時間僅僅5-6個小時,“5+2”“白+黑”“8+N”是一種常態。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在殲滅戰衝鋒號吹響的那一剎那,忘我地投身到水城縣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農村飲水安全這場硬仗中去,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付出,構築一道水利人暖色的風景線。

康金剛作為第九工作隊的一名隊員和專職聯絡員,接到督戰工作安排通知後,他沒提任何要求,義無反顧地奔赴督戰前線。但他的內心卻憂心忡忡,因為他的妻子二胎已經接近生產,正需要人照顧時,愛人卻不在身邊。疫情期間,幼兒園沒有開學。為減輕妻子的負擔,設法將老大託付給老人看護。經過耐心的溝通,妻子知道飲水安全對老百姓的重要性,脫貧攻堅的緊迫性,理解了康金剛,他義無反顧的投身到這場戰鬥中。

姜瑛作為第九工作隊副隊長,深入水城縣工作期間,接父親住院電話,撇不開工作的她,不得不將父親託付給弟弟照顧。還有的隊員,愛人身患癌症入院,家人生病住院,他們都堅強面對,一邊要決戰脫貧攻堅,一邊要悉心照顧親人。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這群普普通通的水利工作者,用他們的“舍小家為大家”彰顯平凡人的不平凡之處。

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春暖花開,萬物復甦。2020年這個春天,因為有了這群可愛的人的默默奉獻,更加難忘。水城縣,對於省農村飲水安全督戰第九工作隊的每一個隊員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從去年到現在,為飲水安全發現和整改問題,隊員們的身影出現在全縣大大小小的鄉鎮、村、組,跑遍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陌生的是,除了飲水安全工作,對於這個60年代三線建設成就今日輝煌的城市,他們知之甚少,不是他們不去了解,是沒有時間……

一批又一批的水利工作者前赴後繼,堅守奮戰在飲水安全工作的第一線。他們以奉獻燃起星火,以堅守扛起責任,保障飲水安全,溫暖群眾的心靈。

第九隊的隊員們,不辭辛勞,聽從指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狙擊戰,奔走的身影凝聚強大合力,成為攻堅戰中最鮮豔的亮麗與希望。這個春天,只為農村飲水安全有保障,只為每一位群眾能喝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只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他們願意負重前行。在這個春天裡,他們共完成水城縣300個村,6453戶201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352戶12918人飲水安全調查,91處消毒設施和201個整改臺賬的複核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2020年的春天,因為有了這些人、這些事、這個地方,註定難忘。(文/圖:胡天露)

【1】【2】【3】【4】【5】【6】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來源:人民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