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近年來,由於機械工業的飛速發展以及在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幾大概念的刺激下,企業設備更新換代的腳步日益增大。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打造智能化工廠,很多企業在力所能及範圍內都嘗試更換了全部或者部分更加智能化、數據化的新機器、新設備。

在與浙江步陽集團公司負責人就設備智能化管理問題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就提出了目前設備管理的最大的一個問題:老舊設備智能化程度太低,跟不上管理水平的改進。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允升科技與步陽集團負責人交流現場

沉澱的老舊設備沒有數據接口或本身沒有工業軟件,或設備廠商提供的工業軟件不能解碼,如何管理老舊設備是一個難題。

重慶允升科技董事長尹雲峰提出了一個老舊設備智能化管理的思路:要實現設備管理智能化,設備首先要透明化,老舊設備亦然,清晰而明細地收集設備數據是設備透明化、智能化的基礎。對於老舊設備的管理,其實不用規劃大而全的改造方案,也不用投入鉅額的改造成本,通過標準化的設備管理模塊,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允升科技必擇設備管理功能模塊圖

那具體怎麼辦呢?我們的辦法是為老舊設備創造一個“數據接口”——二維碼+小程序。

二維碼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成本較低、保密性好,並具備一定的糾錯能力,目前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應用非常廣。根據設備臺賬信息為每臺設備生成專屬二維碼,工人通過移動終端掃碼進入小程序即可實現現場生產管理,解決現場運行、維修、點檢和保養工作的數據採集難題。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步陽集團工人使用設備管理報修功能

你以為得到的只是乾癟的數據?不僅僅是數據採集。

人管設備——無論是新設備或是老設備都離不開日常維修、點檢、保養等工作,設備全生命管理的重心還是在人。

基於設備全生命管理,快速上報設備運行或故障狀態,對其主要(或需要)部位進行定期(或連續)的指標檢測和故障診斷,根據歷史數據中設備的工況數據與其距離發生故障的具體時間,可預測設備狀態未來發生故障的趨勢,進一步預先制定預測性維修計劃。

此外,通過實時關聯記錄,設備運行狀態、故障率、維修效率、產量狀況和設備能源消耗狀況及成本等也能一目瞭然,結合企業管理指標,可自動生成各類可視化動態報表,實現了工廠的生產透明、設備透明、流程透明。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必擇設備管理系統構架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可視化運行狀況示意圖

設備不僅能夠被人管理,也能管理人。

  • 通過時間戳、拍照等可追溯不可改的要素記錄,可以規範人員的操作行為;
  • 通過即時提醒、計劃任務等方式,能夠保證事務處理的及時性;
  • 通過維修人員的維修記錄,通過設備類型、故障原因、維修時效、維修方案等大數據分析,建立維修工人能力模型,從而實現維修工人的精細化管理和優化配置;
  • 基於歷史數據積累,系統自動建立維修知識庫,實現維修知識的共享傳承,減少了人員依賴,更利於維修人員技能提升。
  • 根據每個環節的數據準確記錄,量化工人的價值產出,可以使得績效考核管理更加公允、服眾。
如何智能化管理不智能的老舊設備

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足夠的資金投資建設全新的智能化工廠,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有實力對原有設備進行全面的數據化升級改造。

但是“落後就要捱打”,不進行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改變,就有可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厄運。因此,經濟、有效、快速實施成為很多中小型企業對智能化工廠改造的真正需求。

企業實現智能化,重要的不是過程和採取何種手段,而是智能化是否真正讓企業真正受益。大而全的改造升級方案通常叫賣厲害、落地困難,使企業智能化進程最終擱淺。

以儘量小的管理變革為手段,從撬開車間一扇窗開始,循序漸進,逐步實現企業智能化的改造勝利,從而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才是中小製造企業真正該考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