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当年的业绩大白马,如今成了投资“鸡肋”

作者:一江明月一春秋

上海机场下半年的机会

下午是刚收盘上海机场就出中报了,讲的比较简单,估计上海机场也觉得没啥好说的,都在预期内,你愿意持有就拿的,不愿意就走。上机的意思是不差你持有,和他是上海的机场不差你飞机停靠一样。

1、经营业绩不想多做分析了,预料之中,卫星厅带来折旧摊销、疫情防控、刚性运营维护成本开支等,上半年营业成本远超过营业收入,导致其亏损。以前写过文章分析过上海机场今年的成本在60余亿,目前从半年报来看成本31亿,和预计的差不多。

上海机场:当年的业绩大白马,如今成了投资“鸡肋”

在疫情期间,上海机场承担的是重大的防疫任务,上海是外防输入的重要窗口,所以成本增加是在所不惜的,业绩之类暂可忽略。

2、关于免税收入这块,我想大家可能都非常关注。明面牌就是:按照保底合同上机今年应该可以40亿左右的免税收入。但上机的一季度、中报对免税收入这块只按实际发生确认,并未计提相关收入。

再翻看下中国中免的半年报,披露如下:“但受机场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影响,日上上海(含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免税店)实现营业收入 68.67 亿元,同比下降 11.20%;北京机场免税店(含 T2、T3 航站楼和大兴机场免税店)实现营业收入 18.50 亿元,同比下降 57.61%。”同时在其其他应付款里也能看到,挂账69亿,较一季度末余额37亿增加30余亿。

上海四五月就说要开各大商圈的机场免税店,有可能是日上外开的店带来的收入,我没去走访过也没去买过,不是太了解,如果上海的伙伴有了解的也请留言下。

不管如何,上机未计提确认,中免去计提相关成本,不用着急,三四季度肯定会有个折中的说法的。

3、关于运输量恢复的问题。目前了解看,国内旅客基本都恢复了;7月运营情况显示国际旅客基本未恢复。但从8月以来的情形来看,国际航班逐渐在增加。另外11月的进博会上海已经开始预约了,疫情控制下,预计国际航班将带来部分恢复。

上海机场:当年的业绩大白马,如今成了投资“鸡肋”

4、上机上半年收入25亿左右,暂不考虑一月份的免税收入,保底的免税基本在40亿左右,整年的成本在65亿上下。如果算上部分免税,加上下半年的营运收入等,基本上可以盈亏平衡。另外所承担的防疫任务,在税收方面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考量。所以对我来看,全年盈亏平衡即是好预期。

只要疫情不反复,上机最艰难的时刻也就过去了,可能最好的购买窗口暂时也见不到了。

上海机场:当年的业绩大白马,如今成了投资“鸡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