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他们,都是学贯中西的才子。

一位,做过北大教授、驻美大使,他敢在公开场合当面训蒋介石,后者对他颇为忌惮,在他离世之时,却又恭恭敬敬地亲书“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的挽联。

另一位,用俞平伯的话说,是“少年时做公子,是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是个风流名士;做话剧,是个演员;学油画,是个美术家;学钢琴,是个音乐家;办报刊,是个编者;当教员,是个老师;做和尚,是个高僧。”

他们的人生经历天差地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他们文弱、儒雅的身躯内,是一种给了无数人光明和美好的精神力量,那种力量,鼓舞了一个时代…

他是一种悲悯的力量

“唐僧取了经回到通天河边,梦见黄风大王等妖魔向他索命。唐僧醒来,叫三个徒弟驾云把经卷送回大唐。自己念动真言,把想吃唐僧肉的冤魂都召请来。他自己动手,把身上的肉割下来布施给他们吃。一切冤魂吃了唐僧的肉,都得超生极乐世界,唐僧的肉布施完了,他也成了正果。”

这是胡适与鲁迅兄弟谈《西游记》时所说的,有人说放眼20世纪的中国,能说这番话的唯有胡适一人。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胡适

说起胡适,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一生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还未满26岁的时候就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之后还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

他任过四年驻美大使,蒋介石曾提议他为总统候选人(认真度50%);他回应,如果选上,他自行宣布当选无效。(认真度100%)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我其实本无恩于你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教你养你

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希望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这是胡适写给儿子的话,在“百善孝为先”的社会里,这样的家书令人瞠目。我养你,为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随顺此生的因缘,尽一个人该尽的责任,谈不上恩情,更无需回报。这几行诗诠释出来的意思,与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的对等交换逻辑是多么不同。

不仅对儿子如此,他尽心扶植、栽培每一个和他有缘的人,却不以“提携者”自居,有人说,他以一人之力几乎托起了一个灿烂的文坛。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没想到留学期间,经费用尽,生活断炊。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求助于北大胡适:“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蒋校长感到意外:“哪两千块钱?”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

而且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外人说过。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南怀瑾初到台湾时生活困窘,据说他的一些巨著是在“拳打脚踢”中完成的。(左手抱着嗷嗷待哺的大儿子,用脚摇着摇篮中的小儿子,用右手写作)然而这样辛苦孕育出的心血之作,摆放在书店里却一本也卖不出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适看到了他写的《楞严大义今释》,发文力荐。无需相识,无需财礼,仗笔一书,只为了让有才华的人能出头,让有价值的学问能流传于世。

胡适帮助过的人,不仅只有林语堂,南怀瑾,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纵使助人无数,他从来不自认对人有恩。

大学者陈之藩向他借了400大洋,还款时,胡适回信说:“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400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他认为他的付出,其实换来的是人性的温暖在人间的传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大家在成就他。

陈之藩后来说:“我每读这封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的一种

胡适的婚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幸福的理由。

一个是学贯中西的泰斗级人物,

一个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

一个风流倜傥,一个相貌平平;

一个儒雅温存,一个泼辣率直;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胡适与江冬秀

与他同时代的知名文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作了包办婚姻的逃兵。

唯独他没有。他说,不忍抚母亲的意,“我的母亲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可是她却是我所知的一个最善良的女子。”

婚约是承诺,既诺之,则守之,既守之,则善待之。

他与精神上无共同语言的文盲妻不仅相处融洽,还甘心受其制约:他还提出好男人的“三从四德”(男生注意记笔记了!)

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

四德: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他的朋友戏言: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的一种,其实心甘情愿地被束缚,很幸福…”

——胡适

即使在打破诺言,被看作是理所当然,并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作一个言而有信,行而有义的人。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与鲁迅,曾是莫逆之交。胡适成名早名气大,是当时的新文化之帅,鲁迅则甘愿为将,他说“自己做的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

新文化运动后,因政见不同,鲁迅与胡适交恶。此后,鲁迅在报刊上多次挖苦、讽刺胡适。面对鲁迅痛骂,胡适从不应战。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曾有人称鲁迅是“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

胡适回信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鲁迅死后,胡适从没发过一句恶声。当许广平就《鲁迅全集》出版事宜给胡适写信,请他“鼎力设法”介绍商务印书馆时,胡适立马出面推荐。

诛心是人类的通病,能做到胡适般“恶而知其美”者,有几人哉?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没有独立,即便是自由,最终也会变成奴隶。”

——胡适

这里的独立,不光是经济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一个心灵上独立的人,才是真正强大,他不会被别人的毁誉所动,也会去尊重哪怕是谩骂他,以他为敌的每个人。

他一生都在坚持——知行合一。既告诉别人怎么做,又做给别人看!

李敖说:“40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40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简直找不到第二个。”

“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胡适这种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

——耿云志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民国时代,如果说除胡适外,还有一个人能代表这自由而悲悯的力量的话,那就是曾经的李叔同,后来的弘一法师了。

他是一种超越的力量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

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

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

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林语堂

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

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

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

我是如此地谦卑。

——张爱玲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李叔同(弘一法师),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李叔同在《茶花女》中的扮相

名利、爱情、信仰,这些美丽无比的词,也是许多人一生的桎梏,但,他却都在看似漫不经心间,全部超越了。

名利如烟

李叔同出身显赫。祖上当过大官不说,他父亲当时是天津地区排名前三的巨富。而他自己也在很年轻的时候,便成了一代名流,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当他一袭缁衣出家后,却安然过起了清淡的日子。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少年李叔同

他的朋友夏丏尊记载了和出家后的他一起吃饭的经历: “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莱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丁宁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莱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

「这太咸了!」

「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一生锦衣玉食的他,竟能安于粗茶淡饭,而且不管所食在别人看来,是多么难以下咽,都能感恩,食之若贻。

世间的物欲、名利,他似乎挥一挥衣袖,便轻松超越了。

曾经,他写下“20文章惊海内”的狂文,出家后,却淡然用两句话总结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人渐老,一文不值何消说。”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爱如幻梦

李叔同的确风流多情,也曾“赢得青楼薄幸名”。他感叹过,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可,他却选择了别离。

在给妻子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妻子仍要求见他最后一面, 于是,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舟上的人有了这样的对话:

诚子:“叔同…”

李叔同:“请叫我弘一”。

诚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一个情多情重的风流才子,却甘于青灯古佛伴终身, 终将笔下缠绵悱恻的人间别梦,变成了堪破戏梦人生…

超越,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李叔同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过偏激热血,又善变的愤青时代。

20岁之前,李叔同热衷科举,同时狂热崇拜康有为,推崇光绪帝和维新变法,对政治表现出极大热情。他目前留下的20岁左右的诗文里,相当多都是“体君心”、“达君意”、“不辱君命”。

在大概21岁以后,身为大清国官商主流的他思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改良派变成了革命派,他要革大清的命。他接受了非常多的现代思想,开始讴歌法国大革命,批判传统对女性的歧视,推崇新女性,最后,他几乎直接挑明要排满反清。他的诗里全是“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中原滚地皆胡尘”这类句子。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李叔同自画像

1912年,他决定让浮躁的心,靠靠岸,来到了大慈山虎跑寺断食二十一天。

“精神界一片灵明,思潮澎湃不已。法喜无垠。”、“作印一方:“不食人间烟火”、“空空洞洞,既悲而欣。”

从他的断食日记中,不难看出 ,这短短二十天的清明体验,正在唤醒着他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

而此后的他,从人生观到行为举止都有很大的变化。

年轻时的他,是恃才傲物的,有朋友去看他,只因晚了几分钟,他便傲慢得拒绝开门。而此时已名满天下,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的他,即使在教训一个随地吐痰的学生后,都要恭敬地向对方鞠一躬。

李叔同以其人格魅力、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和美术界的优秀人才,从中华民国初年到民国二十年间,南中国音乐界人物,几乎都是李叔同的薪传,不是他的学生,便是他学生的学生。

1918年农历7月13日这天,李叔同最后一次以世俗中人的身份,走在通往校门的林荫路上,从这里离开,结束了世俗生活,遁入佛门,法名演音,法号弘一。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从热血青年,青楼才子,到韬光养晦的老师,再到空门的苦行僧,他的人生在不断超越中作减法…名利、爱情、地位,一样样都扔掉后,所剩,惟有信仰。而狭隘的世俗信仰概念,于他,似乎也是能超越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

弘一法师在福建惠安弘法的时候,钱山小学校长庄连福是位基督徒,他十分仰慕弘一法师,听说法师在附近的山上讲演,就跟传道师陈连枝一起上山,想一睹大师风采。他俩刚到山下,就碰到了小和尚传贯,却被其据之门外,理由是“异教不相容。”

当晚,传贯把这件事情向弘一法师做了汇报。不料,弘一法师听了非常着急,责令传贯第二天下山向庄连福校长赔礼道歉。

第二天上午,庄连福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他发现教室门口跪着一个小和尚,急忙上前扶起,才认出是昨天遇到的那个和尚。

“哟!是这位法师,你这是为什么?”

传贯仍跪着,说道,“昨天怠慢你们了,请原谅!”

“快起来说话,何以至此?”庄连福扶起传贯,并邀请传贯到宿舍喝茶。

“万万不可受你们的招待,我只是来谢罪的。此外,弘一大师要我把这个转给您。”传贯说完,从怀里取出弘一法师手书的单条四幅及一本《华严经》。

弘一法师的作为感动了这位基督徒,此后他常去法师那里听经,并且带去了许多基督徒。

对此事,有人这样评价,跪下去的是膝盖,立起来的是佛法的尊严。

一则小故事,却是弘一法师包容慈悲心的体现…

从一个目中无人的风流才子,到有着谦卑和浩瀚平等心的一代高僧…他的生命是在无限超越中趋于完美。

赵朴初先生形容他是: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摘取几帧大师亲书的罗汉图和警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那不断突破自我的生命轨迹和澄明心境: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盛喜中,勿许人物。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

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

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律已,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弘一法师语

无法忘记的民国两大男神,和他们的人间君子风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

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弘一法师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