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前面

打完标题我自己还琢磨,会不会读起来太蠢了。

但想了半天最后还是用了。

因为确确实实就是我看完这部片之后的大脑真实反射啊。

它真的太太有意思了,有意思到能够让我在这短短100多分钟里,产生好几种本不可能在同一部电影里出现的心理反应。

它是欺骗式的。

先是给你惊吓,而后再让你觉得电影烂到不知所云,紧接着又马上反转给你豁然开朗的惊喜,一下子所有的槽点都成了亮点,让你一边笑,一边哭,一边想鼓掌。

到底什么片?

《摄影机不要停》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可能你最近已经在很多公众号上看到过这部片子的推文了,所有电影号都在写它,所有爱电影的人都在把它拉到朋友圈疯狂安利。

有多疯狂?

前段时间电影资料馆设置了它的特别展映,结果六百多张票两分多钟就全空了,那几天全北京的影迷群都在刷同一句话“朋友,《摄影机》的票出吗?”

后来的黄牛票价更是直逼拿了金棕榈的《小偷家族》,再现了上千一张票的奇景。

《摄影机不要停》到底用了什么法咒让我们影迷如此疯狂?

很简单,它用一台摄影机“写”一封给电影的欢笑情书。

你能在它的每一个角角落落,甚至于戏外,感受到那一句深沉的“我爱电影”。

先说说戏外吧。

《摄影机不要停》整个剧组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演员都是半吊子,有的还是临时过来顶替的导演朋友,导演也不专业,非科班出身,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没有资金,许多演员技术人员都是免费帮忙,布景道具能省则省。

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有,拍的时候整个剧组都没有一个人对这部片子有票房想象,甚至在他们眼里,能不能上映好像都不重要。

也许你会奇怪,那他们拍它做什么?

真的热爱电影的人一定很清楚这个答案,对于他们来说,拍电影就是让自己继续呼吸的一种方式,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扬名,那都是后话了。

但恰恰就是这样几乎没有任何利好的草台班子,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引爆了全日本影迷的热情,用几百万日元的成本撬动了21亿日元的票房,挤进今年日本票房前十。

口碑上更是在各个平台爆分,豆瓣开画的时候更是高达9.2。

一场咸鱼翻身,再顺便越了个龙门。

当然,这样的现象级奇迹绝不可能只是靠这些戏外的励志故事,更多的,一定是戏里的那些东西。

可这部片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这,它的戏里,还不是真正的戏里。

“它戏中有戏,戏中还有戏”

就像是一个俄罗斯套娃,一段戏包含着另一段戏,一幕镶嵌着另一幕。

三幕,三段戏。

第一幕

第一幕是一段颇为挑战观众的一镜到底。

一个镜头,长达37分钟。

但你可别听到这个词就把它和炫技,电影大师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这一定是看到过最烂的一镜到底。

剧情充满套路,糊烂至极。

讲了一个独立电影导演带着一群演员深入深山里的一个废弃工厂拍丧尸电影,结果丧尸真的来了,拍到走火入魔的导演继续用镜头,一镜到底了剧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变丧尸的过程。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尽管是一镜到底,但坦白说,如果不考虑机位,它真的没比你家门口的监控探头拍的好多少。

各种各样肉眼可见的拍摄事故都被放了进去,拍到中间居然可以突然停顿,可以用布擦擦镜头再接着拍,还出现了所有演员和镜头对视,摄影上基本毫无意识。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台词也毫无意义,好多地方演员甚至开始明显的为了拖时间闲聊和剧情完全无关的话,丧尸临门前她们的话题是电视节目里的女子防身术。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表演也全无信念感,非常赶客,走位莫名其妙,不见起承转合。

反正这37分钟你能看到所有烂电影该有的元素。

而正当你对这部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产生疑惑,甚至实在撑不下去想右上角点×的时候,你会一脸懵的发现,居然开始出演职人员字幕了,可这他妈明明才演了30多分钟啊喂。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等这字幕过完,你又会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其实被耍了,第二幕开始了,真正的精彩也从这里开始了。

第二幕

第二幕是依托着第一幕那30分钟的烂短片,来讲一个全新的故事。

导演还是烂片里那位走火入魔的导演,但不同的是,这个故事的视点已经从戏中,移到了戏外,从拍戏时移到了拍戏前。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开头就是两个电视台的制作人找到他,因为看中这位导演“又快又便宜,质量还凑合”的特点,请他来拍一部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丧尸短片,要求一镜到底。

短片剧情内容你们应该也已经猜到了,就是上面那个拍丧尸遇到真丧尸的糊烂故事。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到这里为止,第一个疑问才算是正式揭开:丧尸戏都是假的,只有导演是真的。

整条故事线,也围绕着导演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他的家庭,他和妻子,女儿的关系,他是如何出于对电影的爱,召集起一个又一个非常业余的剧组成员。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自大的男主演,热衷于改剧本的女主演,一喝冷水就拉肚子的男配,酗酒成性的男配,带着孩子来剧组的女配,腰都直不起来的摄影师。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也正是这群人,开始为意外频发,高潮迭起的第三幕做好了十足的“解构准备”

第三幕

如果说,第一幕是“拍出了什么”,第二幕是“他们为什么拍戏”,那第三幕就是“他们如何拍戏”。

你将会得到一个类导演的全新上帝视角,去重新观看一遍开头37分钟的一镜到底。

而这一次,你看到的将不再是一部烂片,而是整部片在一镜到底的这半个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导演和剧组成员又是如何本着电影精神,一个接一个的填坑,一个接一个的弥补让镜头能够顺利的走下去。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会发现这一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和第一幕产生了互文,形成了一种谜面和谜底的关系。

你会一下子明白过来。

为什么演员突然会一起看向镜头。

为什么摄影会突然出现停顿和中断。

为什么演员台词那么频繁的透出拖时间的意味。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戏外,男配喝醉了)

我好怕你们错过这部片啊!

(戏中)

之前两幕的所有铺垫伏笔,都会在这第三幕里被拽出,映照。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也把整部片子的戏剧张力拉到了最大化。

而这群电影人对完成它的执念以及不顾一切的中二热血,又会让你在笑声中开始有点鼻酸。

别忘了,戏外的导演,就是戏里的导演那样的人啊,他拍《摄影机不要停》的过程,不就是这部片的“第四幕”吗?

最后

其实我也说不明白看到最后自己在感动什么。

好像与其说是感动,不如说,是对导演这样不计回报的爱着电影的人的感谢。

对,感谢。

而你们看,电影不也已经给了那些真心爱它的电影人最好的回报了吗?

愿摄影机永不停,电影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