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國神祕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歷史上的樓蘭

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 早在前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前77年,漢朝使者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安歸,改立其親漢弟弟尉屠耆為王,改國號鄯善。


樓蘭古國神秘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樓蘭出土美人乾屍復原圖


另據《漢書/卷九十六上西域傳第六十六上》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其國首都位於捍泥城;從陽關走出去需要一千六百漢裡; 從長安出發則需要六千一百漢裡;距離西北的西域都護府治所則有一千七百八十五漢裡,至墨山國則需要一千三百六十五漢裡,到車師則需要一千八百九十漢裡;往西可達且末,需要七百二十漢裡。東漢時的家戶數有一千五百七十戶,人數有一萬四千一百口,軍士兵有二千九百十二人。該國的政府編制有輔國侯、卻胡侯、鄯善都尉、擊車師都尉、左右且渠、擊車師君各一人,譯長二人。此國土地多沙地,可耕地極少,需要仰賴旁邊的小國補充糧食。其境內,有許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等的生長,其國人民率領畜牧動物逐水草而居,與婼羌同。另外,該國在東漢時代,仍然能挖到玉石,並出口到其他地方。


樓蘭古國神秘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玄奘西行雕塑圖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銷聲匿跡。關於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和外敵入侵兩種說法。但經過新疆考古所的研究,發現原因是當時的樓蘭國人死後,會用很多的木頭做棺材及陪葬品。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脆弱的沙漠地裡種植小麥,不利於水土保持,最後造成了嚴重的氣候變遷,繁華的樓蘭國因此滅亡。


樓蘭古國神秘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樓蘭古城的發現

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佈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樓蘭古國神秘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樓蘭古城“三間屋”遺址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爾荒漠,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佉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臺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古城。


樓蘭古國神秘消失,第一發現者卻是外國人,悲哀乎?

斯文·赫定及其團隊

然而當前赴後繼的西方探險者驚醒古城,那裡也依然是生命的絕境,直到中國改革開放,那個地方依然在不斷吞沒探險者的生命,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失蹤案,到1996年探險家餘純順遇難。而一百多年前西方探險家涉足過的很多地方,後來也再沒有人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