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作者:曉蔓

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1970年末的中國,經歷著翻天覆地的鉅變。

大幕初開的改革開放同時帶來的是文化,學術,思想乃至大眾娛樂的思潮碰撞。大量來自於歐美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被引進,併成為影響一代人的經典,《阿童木》正是最早一批踏入國門者,成為80後抹不去的童年記憶。

劉松濤正是被阿童木影響到的萬千80後中的一個。

與多數80後一樣,在劉松濤的記憶裡,阿童木是一名勇敢、善良且頗具英雄主義色彩的機器人少年。

正是這位在熒幕中直衝雲霄、巧落大地,總能巧妙地運用智慧與科技、一次又一次拯救人類於危難之間、無私無畏的機器人少年,成了幼年劉松濤心中揮之不去的偶像。

或許,劉松濤自己都不清楚正是這位虛幻的少年在日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對機器人及自動化的求知慾,而後,登月與科幻電影更是伴隨著劉松濤的少年成長,開啟了他與機器人的不解之緣。

如今,站在21世紀的路口,這位將兒時夢想中的人物帶進現實中的創始人似乎感受到了當年那位機器人少年肩上的重任,“做中國的鐵臂阿童木”“做國內最好的並聯機器人”“打造世界一流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這樣的吶喊從創立阿童木機器人的第一天就在劉松濤的心底一遍遍的翻湧。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劉松濤

01、夢想

“看,在一片絕望的浪濤中,那位機器少年澄亮的雙眸仿若初見。”——《鐵臂阿童木》

2006年7月,收到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劉松濤的喜悅之情無以言表。天大,成為劉松濤夢想起航的地方。

2006年考入天大,到2013年研究生畢業,在天大的這七年,不僅記載了劉松濤求學的歷程,也成為他創業的基石。

說起創業,也許是冥冥中註定好的,學生時期的劉松濤就被彼時新聞中反覆播放的企業家故事深深吸引,像劉永好、宗慶後、柳傳志、張瑞敏那樣能夠做一個產業去影響社會、給社會創造價值的人,成為他在現實世界中的偶像,電影《首席執行官》中張瑞敏堅定的掄起鐵錘砸冰箱的鏡頭又一次成為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

那時的他並不知道,多年以後的劉松濤也成為了中國創業者中的一員,或許有一天他也將與他學生時期的偶像們一同載進中國商業的史冊。

“松濤,有沒有興趣成立公司?把並聯機器人推到市場去?”臨近研究生畢業之時,導師的一句話讓劉松濤陷入了深思。

劉松濤讀大三時,第一次在實驗室看到了高速並聯機器人,就立刻對這種能夠應用於多種行業、輕量的智能機械設備產生濃厚興趣。

本科畢業時,劉松濤與同學合作完成了一種新型四自由度並聯機器人產品原型樣機的研發工作,研究生期間參與完成的“高速並聯機器人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可以說,學霸出身的他早已認定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必定是技術發展的方向。

“人終究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樣”,劉松濤內心的這句話促使他把畢業就去創業的想法排在了就業方向的首位。

但眼看著身邊的同學都簽了穩定的工作,劉松濤的內心也曾有不小的波動和壓力。甚至當他把創業的想法講給身邊人聽時,不少人勸他放棄,先找份安定的工作再說,畢竟這樣才是最快改善自己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環境的最快方式。

正如現在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一樣,那時的劉松濤也充滿了迷茫,但想到老師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的一句話——“希望造出中國的鐵臂阿童木”時,劉松濤兒時的記憶被喚醒,“在一片絕望的浪濤中,那位機器少年澄亮的雙眸仿若初見”……

普通人和優秀的人的區別正在於此,行事果斷。

愛略特說過,“世上沒有一個偉大的業績,是由事事都求穩操勝券的猶豫不決者創造的。”

劉松濤明白,猶豫不決,只會無謂地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果斷獲得信心,信心產生力量。

於是,2013年碩士在讀時,劉松濤創立了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阿童木機器人正是公司旗下高端並聯機器人品牌。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至此,兒時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02、起航

“理智像太陽,它的光是恆久的,不變的,持續的。”——塞-約翰生

很多人說,理工科思維就是理性思維。如果說把機器人少年當作偶像的少年劉松濤是感性的,那麼,天大的學習生涯則造就了他理性的另一面。

感性與理性的交織成就了他今日之事業。

研究生期間,劉松濤一次次走入企業,真切地感受到“機器換人”的緊迫性。

尤其是在炸藥廠,一線的工人仍然很多。在一些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季節性很明顯,冬夏工廠人數差距可能達到2000人,短時間找人和管理培訓都比較困難。如何改變中國藍領工人的現狀,減少他們的重複勞動,一直是劉松濤努力思索的問題。

提到並聯機器人也許我們會感到陌生,但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一個酸奶包裝機器人,每分鐘能完成400杯酸奶的灌裝。

它像一個動力十足的火車頭,帶著整條生產線快速運轉,比行業平均速度快4倍。這樣是不是就很有畫面感了。

事實上,這臺名叫“阿童木”的高速搬運機器人,是中國目前最快的酸奶包裝機器人,也是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的明星,獲得主賽道金獎。

而明星機器人阿童木正是來自劉松濤創辦的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生產的機器人產品累計出貨量已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一。

並聯機器人具有剛度大、承載能力強、精度高、末端件慣性小等優點。這類機器人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你可以把它當成不知疲倦的搬運工,在食品、電子、化工、包裝等行業完成分揀、搬運、裝箱等工作;它還可以是一個技術精良的高級技工,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完成金屬切削、銑、焊等工作;它甚至可以在外科手術中實現細胞級的精細操作,幫助醫生完成微外科手術……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然而現實是,我國並聯機器人起步較晚,與西方國家相比就存在很大差距,起跑線的不同對我國市場化、規模化和成熟化發展也帶來嚴重阻礙。

因此,創業改變傳統產業,助力產業升級,就成為劉松濤誓要用畢生追逐的事業,他期待著阿童木機器人能成為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智造強國的轉型升級中的一股動力,“將人們從繁重、重複的作業中解放出來,革傳統產業的命。”

03、展翅

“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左拉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通常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起步是艱難的,尤其要把新技術產品推向市場更難。

創業之初,專注於技術研發的劉松濤還是選擇先將精力放到產品研發上。有研究生時期的工作基礎,劉松濤很快就完成了產品的定型設計。

在這個過程中,支持他創業的導師也全力提供了技術指導。從原始樣機到成熟產品,劉松濤進一步提高了機器人整體的精度和穩定性,並確定了該類並聯機器人的檢測標準。

然而,那時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基本被進口產品壟斷,如何讓慣於使用進口設備的企業認可一個自主創業公司的產品,成為橫在劉松濤面前的難題。

同時,阿童木創立之初,由於受制於管理運營知識和經驗的匱乏,市場定位不明確,公司一度陷入困境。

或許是英雄惜英雄,在一次路演後,天大校友、原趕集網創始人楊浩湧聽完介紹後,當天就與劉松濤確定了投資意向。這讓劉松濤的創業之路出現了重要轉機。

有了資金支持,劉松濤開始梳理標杆客戶,聯繫有產品需求的工廠,根據生產需求改良產品,將產品送去試用。

最終,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成為了劉松濤的第一個客戶。

有了實際的生產數據,阿童木機器人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對比就不止停留在實驗檢測階段了。精度提高20%,優於國外同類產品,也讓劉松濤的產品終於打開了銷路。

目前,阿童木並聯機器人已經應用到了食品、飲料、醫藥、電子和日化等行業。

從公司成立第一年只賣出兩臺設備到如今,阿童木的出貨量在國內同行業中已遙遙領先。中間的付出,也許只有劉松濤和他的團隊才能深切的體會到。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因為許多業務在外地,劉松濤每年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出差中度過,而技術出身的他,只要回到公司就一頭扎進車間,最後更索性將辦公室搬到了車間,正是他這種紮根車間、潛心研究的“科研狂”,帶領阿童木走到了今天的行業頭部位置。

創業7年,阿童木機器人擁有全系列並聯機器人(鑽石、金剛、颶風、雷霆、S6),取得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30項,軟件著作權6個,2013年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15年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授權CE認證以及CR認證,同時與中國人保牽手,為萬臺並聯機器人產品質量投保,創國內工業機器人單機投保先例。

創業7年,從名校學霸到行業領軍者,他憑什麼?

光鮮的成績背後是劉松濤的堅持與堅守,就是有那種“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的決心。

04、搏擊長空

“人生激越之處,在於永不停息地向前,揹負悲涼,仍有勇氣迎接朝陽。”——蕭紅

據阿童木機器人方面介紹,並聯機器人的市場經過近7年的培育,目前已經基本成熟,在所有工業機器人品類中是成長速度最快,同時也是最抗經濟週期的細分品類。

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公司佈局了200餘家集成商客戶,支撐公司的規模性增長的同時,劉松濤帶領技術團隊仍在終端應用場景上進行多維度的驗證,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應用場景。

國內行業第一隻是一個小目標“而已”,它並不是終極目標,劉松濤目前的心願是解決並聯機器人控制器完全自主的問題,控制器是並聯機器人的核心,但由於我國並聯機器人事業起步較晚,控制器並不能完全自主研發。

慶幸的是目前阿童木已處在自主替換的過程中,研發團隊也在進行完善。

可以說,阿童木是目前唯一掌握並聯機器人控制器研發的國內企業,劉松濤更計劃明年向歐美、日本參展銷售。

這是阿童木的第一個7年,下一個7年,劉松濤的願景目標又是什麼又有誰知道呢?

優秀的人就是這樣永不滿足,無論獲得了什麼樣的成就,都有“而已”的勇氣,更有擁抱未知甚至推倒重建的魄力。

但是,我們終究深信,時代會獎勵那些“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根據中國產業研究報告對於並聯機器人的最新調研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並聯機器人出貨量排名前九的企業分別是ABB、阿童木、翼菲自動化、發那科、瑞思、華盛控、若貝特、勃肯特、李群自動化等。

其中,外資品牌在競爭中雖仍處於優勢地位,位居第二的阿童木雖競爭力仍不及ABB,但卻在國內並聯機器人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距離排名第一的ABB也只差1%!並且阿童木能夠連續三年保持國產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能夠實現和老牌國外機器人制造商ABB打擂臺,不就是很好的說明嗎?

期待阿童木機器人的下一個七年輝煌。

參考資料:

[1]. 中國智造版“阿童木”,搜狐

[2]. 阿童木機器人完成B1輪融資,雅瑞資本領投,證券時報

[3]. 創建“阿童木” 他的創業夢從天大起航,天津大學網站

[4]. 與ABB僅差1%市場佔有率的國產並聯機器人企業,到底哪些地方做好了?,機器人大講堂

[5]. 《超級智能》特別節目:走進“阿童木”機器人,認識機器人裡的“並聯家族” ,天津廣播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