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廣州這座城市,最可愛的地方在於,低調、平和、包容。任何人在這裡,都能找到一種從容自在的活法兒。而且,好吃的太多太多!

若說最能代表廣州的魚,很多人會覺得,必然是清蒸魚了。最大限度保留食材的原味,是老廣對一條魚的最大尊重。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但是,清蒸魚贏面太小了,這種拱手送分的事,肯定不是我做事的風格。

斟酌再三,我決定要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煎釀鯪魚。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煎釀鯪魚的難點,就在於一個“釀”字。

先要把鯪魚起皮(就是將整張魚皮輕輕撕下卻保持不破),然後魚肉切片去骨,加入其它配料一起剁成魚蓉,再重新塞回魚皮裡,還原成一條完整的魚形。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外頭看,是一條完整的魚,切開之後,裡面卻沒有一根刺。

看似平淡,實則內藏乾坤!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費解,好好的一條鯪魚,幹嘛做得這麼複雜?

張愛玲曾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刺多,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

鯪魚跟鰣魚有點像,比起其他淡水魚,會更鮮甜味美,可刺也是真多。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這也是廚師的心機所在,去完骨的鯪魚,既保留了其鮮美,又能讓吃的人大快朵頤。

當然,這其中也自然有廚師炫技的成分。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在廣佛一帶,這道釀鯪魚,至今還是很多家庭過年必做的美食。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姨媽,每年在年三十下午就會釀好魚,煎好後放進米缸,寓意年年有餘糧。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釀好的魚,經過半煎炸,再調個汁水燉煮入味,就能上桌了。

一口下去,魚皮香濃,魚肉鮮甜彈牙,而且沒有刺,大口吃,特別滿足!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所以這道菜,不僅藏著很多老廣對家對年的記憶,也代表了我所理解的廣州。

它雖然外表簡單樸素,內裡複雜迷人,低調中包容了無限精彩。

挑戰一道極具廣東特色的美味——煎釀鯪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