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每个人在其中都是有所不同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天赋也是有所不同,在做事的过程中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不要太过苛责他人,应该尊重每个人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体会和学习程度。

每当我们看到他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内心都是希望犯错之人能够从中及时吸取教训,不要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在我们教育和劝诫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及,责人太过反而有反效果。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如果我们指责他人太过于严厉,别人不能承受的时候,要么憋在心里难受,记恨你,要么当场翻脸,彼此都下不来台;教人向善要实事求是,应充分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能否做得到;否则,你的话就像水过鸭背,多费唇舌。

记得高中那个时候,我的同桌经常迟到养成习惯了,每次上课十分钟以后,就吃着早点来进来教室,当时第一节语文课,老师特别生气的责骂了她很久,说其他人可以正常都上课,你这位同学非要上课以后每次迟到,老师骂道,你是对我有意见,还是故意整我对吗?知道尊重他人的道理吗?每次如此散漫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时同桌暴脾气破口大骂,我不就迟到十分钟,至于在全班同学面前这么骂人,你如果有本事就去名校教育品性高尚守时的学生去了,而不是教育我样的人,然后拿着书夺门而出,这是我高中时期记忆很深的一件事。

大学也同样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寝室的的女孩特别爱化妆,每天早晨第一节课总是迟到,记得大学思修课,我们的思修课哪位教授特别有趣,她把我们寝室哪位女孩子让坐第一排的位置,说有可能这位同学昨晚没睡好,早晨迟到了,所以坐到最前面听的清楚讲什么,我们平时都是来晚了习惯了坐后面,正常都坐中间,室友一个人在第一排坐了一堂课下来和我们说,下次在不敢迟到了。

我哪位同寝室的室友特别不好意思,前排一堂课就她一个人坐着,后面思修课她没再迟到过一次。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教人行善也要充分考虑对方有不有能力做得到

说两件我生活里的小事吧,平时读者圈有捐款的,一次一个朋友让另一个人好友给一个癌症的朋友水滴筹捐款,我们每个熟悉的人都捐了一百块,但是刚好哪个好友捐了五块钱转发一下,另一个人就跑过来和我说,都是这么熟悉的朋友,太不顾情分了,我说他的父亲也重病在医院里,他尽其所能就可以,爱心不在钱多少,尽力就可以。

他本来就是普通人,家人生病,自己生活都很拮据了,你给他找个发财路子估计也是他需要的,他挣钱了才有可能给他人多点,现在他自己都没有办法让自己生活好起来,他可以捐款5元转发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自己做好就可以,不要求他人,我们能帮他人的尽其所能,但是爱心这事不要用钱多少这一个标准去衡量。

还有一个就是我弟的事,他在我们市里买了一套一百多万房子,每个月房贷四千多,结婚后打算去北京接着上班挣钱,老婆孩子在老家,自己一个人去。

其他一个朋友就说,和我们一起在当地工作不好吗,你还看不起我们这地方,其实他不懂一个人有房贷信用卡,在我们甘肃小县城一个工作每个月三四千工资还不够他还房贷。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而我们这位朋友的房子父母全款买的,事业单位稳定,老婆也是事业单位,他一个月几千也安逸稳定,但是我弟一个月习惯了北京两万一个月做销售,并且还要养家,我那个朋友说,你不也是安贫乐道的人吗,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带娃也就这样,但是觉得挺幸福,家庭主妇可以在现在互联网发展这么快的时代学习工作,做点喜欢的事顺便陪孩子学习和自我提升,自己特别满足当下的生活,但是不一定我弟就满足,所以我弟选择啥,我支持他做就可以,不要求他学我,和我这样这么能待的人也是个别少数人,人各有志,何必要求他人和我们一样!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记得鬼谷子说话智慧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中一条就是“与贫者言依于利”;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为能。”

一般的普通人,是无法受清贫的生活的,能忍受清贫的生活,而且快乐不改变的,大概只有颜回这样极少数的人。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孟子还说过一句话:“父子之间不相则善”;否则,“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父子之间责善会离散亲情,这是最大的不详啊。

作为父母对待儿女,少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在如此迫切的心情下,儿女达不到自己的期待,难免言语喝斥,棍棒教育。

我小时候受过两种教育,姨和爷爷奶奶经常因为我达不到他们期待的愿意,每次我考试不及格,那人生太悲催了,要被骂很惨,有时候还被打,姨老说我们家小区的孩子跟我同岁,你看看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什么大学,再看看你这成绩太让我们长辈失望了,我每次听到这话特别惭愧自责,但却无能为力,自己就是那么笨的孩子,出尽力也就那么点水平。

我父亲在学习方面没要求我什么,用心努力学了就可以,至于结果不重要,到现在特别感恩爸爸这样理解我,我每次不及格的时候我爸说我比当年的他要好很多了,我内心总觉得安慰一点。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自己有孩子以后,我也犯了当年姨他们教育我的错误,孩子一百以内的数字记不住,我总说你看看其他孩子,都一样大,人家学会了,所以人家的妈妈给她买了新衣服,你会了我也给你买。我每次女儿问我,妈妈他们同学新衣服好看,我就说都是人家孩子学的好,你看看你数字教了几十遍还记不住,有次我还打了孩子,其实在那一刻,我理解了当年我姨和家人对我教育背后的心理。

同时,我在想自己的孩子在我因为教了几十遍记不住被打骂的时候,她估计和我小时候一样感受,我那会在想,我应该学我爸教育我的样子,我小时候也不很笨吗,但是大学也读完了,现在孩子才四岁,一百以内的数字记不住就焦虑她是不是小学都没办法毕业,我这心态太差了。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我想想我应该怎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她少学点,怎么学会,而不是她不会了生气打孩子,这不是教育孩子,是我在发泄情绪,我四岁还没上学,那会六七岁自己才学前班,自己六七岁还不会数数了,只是现在的孩子都幼儿园开始比我们小时候早,我何必和一个孩子因为几个数字生气,我从心里对自己吐槽批评一下。

自己都不如自己当年的老爸,小时候自己最讨厌姨他们把我和其他小孩子比较,而我现在有何尝不是呢?

为人父母以后才懂当年父母对我们心态背后的心理,我开始反思自己,孩子调皮那是孩子的天性,不是我的修行,如果自己没生下那种神童可以安而行知的孩子,就调整心态好好教育,而不是看到孩子犯错就发泄情绪,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温和坚定,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引导教育,把孩子每个错误当做成长学习的机会。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而不是看到孩子话多习惯不好就呵责批评,其实我骂孩子的时候,我更多时候是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告诉自己要成为一个温和而坚定有智慧的母亲,而不是一个孩子犯错,只会发脾气的母亲。

以前自己觉得大学老师难当,觉得大学课程很难,其实现在我发现怎么把小孩子教育好才是最难,怎么让小孩听懂你讲什么也需要很大的智慧和方法方式引导学习。

教育小孩子不在于自己知道一加一等于二。而在于你把那个经常记不住一加一等于二的小孩子用什么办法让她记住学会。而不是孩子学不会了,你气了骂孩子,给你讲这么多次,怎么还不会,网络看过一个段子,不和孩子一起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母慈子孝,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变成了鸡飞狗跳,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孩子只是陪你一起成长,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教育的方式才可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不然我们的教育只能是看到孩子做的不对没达到我们期待的时候,我们只剩下发火了。

最近经常读古时候的家训,在古代,对于子女的教育,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他们都是聘请老师到家中教书;条件一般的人家,将孩子送往私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伤及亲情。

即使孔子那样的圣贤,对儿子的教育,也是随缘而讲。有一次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您父亲对你有没有特别的教育呢?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伯鱼回答:“没有呀。有一次父亲站在庭中,我经过,父亲叫我学礼;又有一次,叫我学诗,如此罢了。”学礼、学诗,都是很平常的教育,没有过分的要求。

父母对子女不能求全责备,何况朋友之间呢

说一个我劝朋友戒烟的故事。他特别爱抽烟,说话嗓子我都听不清他表达的意思,刚开始我不好意思问他,你语音说啥。发微信语音我总听很多次才猜到意思,他也懒得打字。

后面两个人时间久了熟悉了,他说自己抽烟三十年了,一天六包烟,抽到嗓子嘴巴发麻还是停不下来的抽。他一天抽烟开销一千多,工作都是其他人单独给他一个办公室,我听完惊呆了,自己父亲和爱人两天或者一天一包烟,婆婆看到院子里的烟头有时候都说父亲和儿子。

其实朋友抽烟也是成瘾性的抽烟,和我一段时候的上网一样,一阵子没有网络,内心就特别难受。感觉没网络无所适从,即使上网打字太久指头劳损得了腱鞘炎,脖子眼睛都特别难受还是没办法停下来,这几年总算好了,其实人做一件事成瘾以后是特别难以戒除的。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我为了劝朋友戒烟,分享了一本戒烟的书给他听,我给他说,你抽烟就是吸毒,尼古丁就是毒品,你钱多没地方花了做点慈善,不要抽烟损害自己的身体,你以后不要抽了。但是朋友发信息说,小雅不要说的那一刻,我知道我说话太过了。

后面我给他道歉,并且相信他可以戒烟成功,其实他是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我应该相信他可以的,自己还说期待他说话声音更好听点。

北宋的程颐说:“责善之道,要使诚有余而言不足。”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帮助,共同走上人生的正途,就像孔子所说的“以友辅仁”。

朋友做的不够好,或者你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你要让他知道你的善意,你对他的期许,你对他的信心。

《菜根谭》:责人之恶勿太严 教人以善勿太高


但你不能在言语上说的太过,不可说的太满太多,点到即止就可以了。

一个人能否在人生正道上不停步,不止步,关键是靠自己。有心人一点就破,无心人说再多也徒劳无用,反而伤害彼此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