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市城市社區:“四點”發力 打造城市基層黨建“升級版”

近年來,城市社區黨工委突出政治功能,聚焦重點難點,以構建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以群眾下單、黨組織接單、共建做單的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體系正在城市轄區鋪開,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由簡單的區域化街道社區黨建1.0版本換檔升級為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城市基層黨建2.0版本。

找準著力點,建章立制由“單線施策”向“聚力共推”轉變。城市社區黨工委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將城市基層黨建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去謀劃、去推動,將城市基層黨建作為“書記項目”,每月專題部署“城市基層黨建項目”工作任務。探索推行“五化五同步”(堅持區域化管理,確保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同步;堅持網格化覆蓋,確保傳統與新興領域黨建同步;堅持智慧化聯通,確保線下黨建和線上黨建同步;堅持項目化帶動,確保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同步;堅持品牌化提升,實現理念創新與方法創新同步)工作模式,依託街道、社區兩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專題召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研討會議,直面制約基層黨建整體性不夠、互動性不強、協同性不力、融合性不高等具體問題。以區域化黨建為著力點,建立駐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服務需求、共享資源、共建項目“三項”清單,推行“一單一庫一函一評一表”閉環運行機制,將各職能部門的力量資源整合在一起,由單線施策變聚力共推。同時探索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通報、動態管理、監督落實、考核評議等制度,壓實各駐區單位黨組織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實現權責相統一。

強化融合點,組織體系由“封閉運行”向“攜手共建”轉變。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定期研究討論轄區建設和黨建工作重大事項,對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作出決議,實現大事共議、事實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推進區域協同共治。建立城市社區權責清單和街道、社區事務准入機制,推進街道社區減負增能。在書記、主任“一肩挑”的社區配備1名專職副書記,為每個社區黨組織配備2名黨建專幹,為平涼金潤集團華亭物管站黨支部配備1名黨建指導員,不斷消除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盲區,增強了“同一屋簷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園意識。推行駐區單位和在職黨員“雙報到”制度,積極引導在職黨員認領社區服務崗位,廣泛開展以“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為主題的結對幫扶、點單、微心願等服務活動,推動形成工作在單位、居住在社區、奉獻雙崗位共建機制。

聚焦矛盾點,基層治理由“單兵作戰”向“協同共治”轉變。聚焦城市基層治理中存在的頑瘴痼疾和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項,堅持以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群眾下單、黨組織接單、共建做單”的基層治理、服務居民群眾的有效路徑,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全面推行“紅色物業”機制。在黨建工作基礎紮實、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社區文化認同度高的文化街社區,試點創建“紅色物業”黨建品牌,確定責任單位,黨員擔任網格長、網格員,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定向發展黨員、開放式黨組織活動等方式,著力構建社區黨委領導下的“紅色物業”服務體系,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形成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四位一體”、互促共贏的工作格局。優化推行“三社聯動”機制。以“睦鄰議事廳”“文藝工作室”“愛心慈善超市”等建設為抓手,大力培育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文體活動類、專業調處類等社會組織11家。將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社會組織章程,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社會組織負責人,使黨組織意圖成為社會組織參與治理行動,支持黨組織健全的社會組織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有關服務項目。推行“網格管理”機制。按照“支部建在網格”的思路,將163個居民小區(樓棟)劃分為44個網格併成立網格黨支部,根據在職黨員興趣愛好、支部功能、樓棟分佈等,靈活組建黨小組,確定“黨員中心戶”作為黨小組活動陣地,依託黨的組織、黨的工作、黨的活動破“壁壘”、強治理、促融合。

整合歸口點,黨群服務由“分散發力”向“融合共享”轉變。陣地建設標準化。按照“能整則整、應建盡建”的原則,明確街道所轄每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在老舊小區較多的東大街、北大街、文化街社區建設面積不少於30平方米的37個社區服務站。截至目前,9個社區已有7個社區活動陣地達標。資源力量集約化。充分整合社區現有的職工服務站、婦女之家、科技工作者之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以及駐區單位的服務資源,特別是以往單一力量很難延伸到基層一線的服務資源,一改過去各自為政的“單線程”為統籌一體的“多線程”。充分利用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平臺,逐步建成融合黨務、政務、社務數據信息的線上黨群服務系統,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實現黨內事務“一網攬盡”,服務群眾“一鍵在手”,努力構建開放、融合、共享的立體黨群服務體系。服務歸口品牌化。黨群服務陣地通過統一名稱、標識和工作人員著裝等方式,形成獨一無二的服務品牌。對照服務需求和共享資源兩張清單,訂製3+N(黨務、政務、社務3個必選和N個自選)服務清單,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歸口黨群服務體系統一推送,讓黨員群眾既感受到便利,又能深切而直觀地感受到“惠從何來”,充分發揮黨群服務體系宣傳黨的主張主陣地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