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患了糖尿病後,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最好的效果就是控制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很多人,因為他們試圖想借助胰島素或降糖藥物來徹底解決自己身上的糖尿病,讓自己遠離糖尿病!可事實上,一旦被貼上了糖尿病的標籤後,是很難撕掉這張標籤的,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想吃什麼吃什麼,醫生說要管住嘴邁開腿!那麼看別人吃香的喝辣的,被誘惑了,放開一回吧,又高了!

對糖尿病人來說,困擾還不止這些。稍不注意就有併發症發生,這是真正可怕。

那麼,對很多人來說,有了糖尿病以後,是不是就離不開胰島素或降糖藥了呢?

很長一段時間,我就想弄明白為什麼患了糖尿病後,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最好的效果就是控制?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特地找到了治療學權威專著《古德曼 吉爾曼治療學的藥理學的基礎》,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我想從中找到答案。

胰島素的發現,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胰島素三維結構模型《古德曼 吉爾曼 治療學的藥理學基礎》


1921年,胰島素的發現,使過去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也就是1型糖尿病的致命傷害得以治療,這在醫學史中標示了一個里程碑。

早在1869年,一位德國醫學生就指出胰腺含有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細胞組——分泌消化酶的腺泡細胞和具有一個第二功能的群集於胰島的細胞。後來研究專家們,為了提取調節血糖的胰腺物資曾進行了許多嘗試。1921年,一位年輕的加拿大外科醫生,在研究胰腺的抗糖尿病的成分時,提取到了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犬血糖濃度的胰島提取物。而世界上第一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是14歲的男孩子,他當時的血糖是28mmol/L,雖然他當時嚴格控制飲食,他每天排出大量葡萄糖,如果不用胰島素,這個小男孩可能幾個月後即將死亡。小男孩服用這位外科醫生的胰島素後,引起了葡萄糖的血漿濃度和尿中排出量減少,於是開始每天注射給藥,同時立即就能改善症狀,葡萄糖的排出量大大減低,而且這個孩子變得活躍了,健康好轉。這樣,用新發現的激素胰島素做替代療法,結束了那些不治療,就會因代謝紊亂失去生命的可怕現實。為此外科醫生和他的學生在1923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目前由於重組DNA技術的成果,人胰島素已用於治療糖尿病了。

口服降糖藥的意外發現

1942年Janbon及其同事注意到某些磺胺藥可使實驗動物產生低血糖,很快氨磺丁脲成為第一個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有效的藥物,這類藥物並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開始用於2型糖尿病的治療,磺酰脲類是通過促進胰腺β細胞釋放胰島素而起降血糖作用,磺酰脲類用於控制那些僅用飲食改變不能適當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是這類藥物在長期的治療中對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是不顯著的。這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導致低血糖的出現,此外還有噁心、嘔吐、膽汁阻塞性黃疸、顆粒細胞缺乏症、再生障礙性和溶血性貧血、全身性過敏反應和皮膚反應等。

1997年瑞格列奈用於臨床,該藥後來被公認為一個限制飯後高血糖的速效飯前治療藥,瑞格列奈主要在肝中代謝,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謹慎使用,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

一個在歐洲中世紀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西物山羊豆,被發現它含有胍,胍有降血糖性質,但用於臨床治療毒性太大。20世紀20年代雙胍類被研究用於臨床,不久第一個雙胍類降糖藥就用於治療糖尿病,而雙胍類中的二甲雙胍已廣泛用於治療糖尿病。二甲雙胍抗高血糖,而不是降血糖,它不能使胰腺釋放胰島素,不會造成低血糖。二甲雙胍降低葡萄糖水平主要由於減少肝葡萄糖的生成和增加肌肉和脂肪中胰島素的作用。二甲雙胍的副作用主要有腹瀉、腹部不適、噁心、金屬味與厭食等,如果肝功能和腎功能降低就要停用。

四氫噻唑雙酮類作為“胰島素增敏劑”,能引起肌肉總葡萄糖攝取的增加和內源性葡萄糖的減少,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是代表。主要作用是降低外周組織中胰島素的耐藥性,可增強葡萄糖載體蛋白的特異性的合成和運轉,從而增加葡萄糖向肌肉和脂肪組織的運轉,有研究表明,這類藥可引起貧血、體重增加、水腫和血漿量增多。

糖尿病的治療主要聚焦於血糖水平的控制和併發症的預防

血糖高是糖尿病的特徵。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就會造成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所以人們常說,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主要會危害腎、眼、腦、心等,糖尿病的併發症能夠導致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這就是糖尿病併發症可怕的原因,有統計數據顯示,3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概率在49%以上,5年以上出現併發症的概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出現併發症的概率會更高。所以,儘早發現糖尿病,正確有效地治療糖尿病,儘量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帶來的危害,是每個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到的,只要積極防治,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康復的,更可以健康的活到一百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最大的特點是“早期不容易感覺到,晚期難以逆轉”,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及早預防和治療併發症的出現。

不管什麼原因,1型糖尿病的最終結果是一個廣泛的選擇性的胰腺β細胞的耗損和胰島素絕對缺乏狀態。2型糖尿病也與一些胰島素分泌明顯不足有關。實際上各型糖尿病都是由於循環胰島素濃度的降低(胰島素缺乏)和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性降低(胰島素耐受性)所致,這些異常導致碳水化合物、脂類、酮體和氨基酸代謝的變化,該綜合徵的中心特徵是高血糖。

胰島素通過抑制肝葡萄糖的產生和興奮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代謝來降低血中葡萄糖的濃度。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胰島素作用概觀《古德曼 吉爾曼 治療學的藥理學基礎》


對全部1型糖尿病患者,用飲食或口服降糖藥未能充分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胰腺手術後糖尿病病人或妊娠糖尿病患者等,胰島素的皮下注射用藥都是主要的治療,治療目的不僅使血糖恢復正常,還要使各種代謝正常化。胰島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

向紅丁:我能讓你戰勝糖尿病,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

向紅丁教授,是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專家,中華糖尿病協會會長,是治療糖尿病的權威專家。

他根據多年治療和指導糖尿病患者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這五駕馬車的五匹馬分別是:

教育心理。主要是讓糖尿病患者瞭解和認識糖尿病,正確對待糖尿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糖尿病,有效地防治糖尿病。

飲食治療。

任何一種糖尿病類型,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任何時間內都需要進行糖尿病的飲食治療,這是五匹馬中的駕轅之馬。那麼飲食治療主要要做到1、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求低熱量飲食,而非低糖飲食,必須防止熱能攝入過多,控制總熱量,合理配餐。2、要保證各種營養成分比例適宜,主食佔總熱量的55%,蛋白質佔總熱量的15-20%,脂肪佔25-30%。3、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多吃幾頓,每頓少吃點兒,可避免血糖驟然升高,而且有利於避免低血糖症,避免加重胰島的負擔,血糖的平穩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十分有利。4、清淡飲食。“清”就是少油,“淡”就是不甜不鹹,也就是避免肥甘後味,不吃含糖食品,在血糖控制好的情況下,可以吃水果。可以多吃粗糧、幹豆、綠色蔬菜。每個糖尿病患者都必須把合理控制飲食作為向疾病進行鬥爭的必要手段,終身進行飲食治療。

運動治療。要邁開腿,多做有氧運動。避免長時間的坐躺不動,合理地進行適當的運動。糖尿病患者運動治療應該遵循三原則:持之以恆、量力而行、有氧運動。要有一定的運動時間和一定的運動量,每天最少要有30分鐘的運動,要天天堅持。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要適度,不要過勞,還要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鍛鍊方式。有氧運動,就是指能增強體內氧氣的吸入、運送及利用耐久性運動。

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口服降糖藥、胰島素和其他藥物。糖尿病的問題主要有兩個,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身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後者又稱胰島素抵抗。口服降糖藥就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而設計的。有多種類型,作用方法各異,但如果使用得當,都能產生滿意的降糖效果。長期服藥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病情監測。對於糖尿病患者,需要監測這些指標,,經常要化驗和檢查:空腹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尿常規以判斷有沒有早期糖尿病腎病。肝、腎功能。血生化指標,血脂。血壓和血粘度。眼底,以判斷有沒有視網膜病變症狀情況。身高和體重。病情監測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患者瞭解自己身體情況的一面鏡子,能讓治療有的放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向紅丁教授認為,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夠把這幾點堅持做下來,就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併發症也能大大減少了,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對自身的調理,患者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換來健康的身體。

糖尿病的中醫治療

我國古代的醫學家就對糖尿病進行過治療,他們把糖尿病稱作“消渴”,《素問●奇病論》雲:“脾胃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可見消渴病是由“脾癉”轉化而來。

世界上最早確認和治療糖尿病的醫生,是中國唐代的名醫王燾,王燾根據甄立言《古今條驗》一書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麩片甜””,把為其父治療消渴症的寶貴經驗寫進《外臺秘要》一書。《外臺秘要》比10世紀阿拉伯醫生阿維森納的《醫典》中關於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早200多年。

中醫上的消渴和西醫上講的糖尿病在治療上有著本質的不同,消渴指的是症狀,只要把症狀消除就是痊癒,而糖尿病只是一種化驗指標,主要是通過藥物使化驗指標控制在正常值的範圍內,西藥固有的毒副作用將會隨著藥量的不斷增加而使體內臟器備受損害,而且長期服用西藥控制血糖,最容易造成血栓。

中醫治療糖尿病主要有中藥、經絡鍛鍊及穴位按摩三種方法。中藥治療方法很多人都用過,具體要根據症狀開方,這裡不再細說,重點介紹兩種自我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經絡鍛鍊:給飽受糖尿病折磨的患者帶來了不藥而癒的新路

中醫經絡理論就糖尿病來說,很明確的說這是經絡病。為什麼說糖尿病是一種經絡病呢?糖尿病的經絡病是病在腹部的脾經上還有胃經上,這兩條經絡衰弱了以後,功能失調了它正常氣血運行的話,這個時候胰島素就發生了問題,胰島素的功能就發生了問題。脾經專門主運化,什麼叫運化,運化就是代謝。脾主運化,脾經在身體裡的作用就是能夠調控您全身的物質代謝的和能量代謝的,這是它的功能。中醫的這個理論上講,脾經失掉了控制以後怎麼辦?怎麼治療呢?用經絡鍛鍊的方法來治療。主要做兩個內容,一個是做順腹式呼吸,一個是蹲起,只要是這兩個方面做好了,很快就有效,一般是兩週左右就能看到初步效果。

具體的來說,做順腹式呼吸正好能夠加強脾經的功能。腹部有脾經還有胃經,這兩條經脈,一個是和消化一個是和代謝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通過做順腹式呼吸時腹部的肌肉得到運動的時候,這兩條經絡就能夠得到充分的鍛鍊。得到了充分的鍛鍊以後,特別是脾經得到充分的鍛鍊,脾經恢復了功能以後,它能夠影響胰島素的分泌,也能影響胰島素的功能。胰島素的分泌正常了,功能正常了,自然而然的能夠使高血糖在細胞裡轉變成糖原,也就是把血糖轉化了,由於脾經這個運化的作用發揮出來了,胰島素的功能也發揮出來了,這個時候血糖就自然下降了。胃是主消化的,因為在糖尿病的過程中也有一個消化的問題,一個消化問題,一個代謝問題,這兩條經絡能夠恢復正常以後,就有利於糖尿病血糖的下降。

那麼除了做好順腹式呼吸以外,要想把這個糖尿病治好,還要做好蹲起的鍛鍊。蹲起就是做下蹲運動,是肌肉的鍛鍊,就是通過體育運動來鍛鍊全身的經絡,而且肌肉本身也得到鍛鍊。全身的經絡得到鍛鍊,肌肉得到鍛鍊有助於血糖通過血液裡的糖原變成肌肉裡的糖原。

通過做順腹式呼吸和蹲起,糖尿病是可以完全控制的,血糖控制的平穩以後,原來所服的藥物可以停下來的,不再服用。

我們知道糖尿病基本上是分為1型和2型這兩類,那麼對這兩種糖尿病患者來說,經絡鍛鍊對解決這兩種糖尿病是不是可以用同一種方法來鍛鍊呢?西方醫學把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實質上就是需要不需要胰島素的問題。經絡鍛鍊所影響的是經絡,特別是脾經在這裡起決定性作用。那麼脾經如果活躍了以後,它就能影響胰島素的生成。原來胰島素生成發生了障礙,它也能夠影響生成了的胰島素的功能的正常化。所以不管你是1型也好2型也好,都有效。但鍛鍊的方式還是有不同的,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說依賴胰島素,注射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病人,腹式呼吸要做的更多一些,量上要更長一些。2型糖尿病不依賴胰島素的效果容易控制些,做順腹式呼吸時間短一些就可以。

怎樣做順腹式呼吸?

1、順腹式呼吸的要領

要想做好順腹式呼吸的,要注意這三個要領。第一,要做好順腹式呼吸,必須要安靜下來。整個的人的思想、行動都要靜下來,不要浮躁,在安靜的環境下做順腹式呼吸。什麼叫做安靜?安靜有標準,就是全身的肌肉都要放鬆,不但肌肉要放鬆,而且思想也要放鬆。在做順腹式呼吸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思想集中在小腹部,就是所說的意守丹田。什麼叫意守丹田呢,丹田在肚臍下面三寸,就是四橫指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就是小肚子的地方,意守丹田就是想著小肚子。第二,要想做好順腹式呼吸的話,就要做到胸部絕對不能動。開始的時候是很難的,因為現在的呼吸都是胸式呼吸。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是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是很難。吸氣的時候鼓肚子,呼氣的時候癟肚子,在呼吸的時候讓腹部的肌肉做運動。第三,在做順腹式呼吸的時候呼吸的速度要慢,要做深呼吸。怎麼叫慢?每分鐘做到4次到6次。咱們平常的一般的呼吸每分鐘都要十幾次,都是很短的,不是深呼吸,要想做好順腹式呼吸有治療的作用必須要緩慢。吸氣的時候要鼓肚子,慢慢的鼓肚子。呼氣的時候您要腹肌儘量收縮,小腹凹進去。這要多長時間呢,一般六七秒鐘到十秒鐘您就這樣吸氣,胸部不動,鼓肚子,大概六七秒鐘的時間,肚子就鼓起來了,只要是胸部不動,儘量讓腹部鼓起來就可以,這是吸氣的時候。呼氣也是一樣,呼氣的時候,也讓它六、七秒到十秒鐘,加在一起是十五秒。這十五秒鐘一呼一吸就是一個循環,這樣每分鐘加在一起也就是4到6次。要深而慢的,胸部肌肉不動,只有腹部的肌肉動,在這種情況下就有治療作用。

開始練習時可以達到每分鐘10次,以後逐漸減到每分鐘4—5次為好。呼、吸都有要自然,不憋氣,不緊張。開始時有時意念不易集中,但也無妨礙,只要堅持每天鍛鍊,自然逐步養成習慣。有時鍛鍊過程中自然入睡,也無妨礙。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順腹式呼吸吸氣狀態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順腹式呼吸呼氣狀態

腹式呼吸應注意事項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和情況不一樣,順腹式呼吸的深度和頻率就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整,要量力而行,不要刻意做到那個標準。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病、哮喘病的朋友,更應該慎重掌握呼吸的深度和頻率,不要過度憋氣,以免發生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要隨著練習的深入,呼吸的深度可逐漸加強,每分鐘的次數可逐漸減少。

蹲起怎麼做?

1、蹲起的操作要領

蹲起運動由於簡單易學,又不受環境、場地、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腿部運動方式。具體的練習方法如下:

預備時兩手下垂,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自然地站立。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自然站立 準備下蹲

蹲起的姿勢:雙臂伸直,平舉至胸前,並開始彎腿,雙臂下垂,蹲至最低位置後再把雙臂伸直,平舉至胸前,然後站起,站立時不要過猛,以防暈倒。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下蹲 起立

下蹲時的速度:下蹲的速度(時間)大致標準是5秒鐘1次。到了蹲的姿勢時,有意放慢速度更好。鍛鍊的次數:以1天做30-200次為宜。時間5—12分鐘。體弱的人開始少做,有體力的人可多做。

2、蹲起的注意事項

下蹲程度當因人而異,身體較好的可以全蹲,蹲下後停一、二秒鐘再起立;老年人可以半蹲,甚至在開始時只略作屈膝狀, 逐漸加大下蹲深度;體弱者還可以雙手扶著桌沿椅背或攙扶著家人的手下蹲;下蹲不能過猛。一天的下蹲次數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確定,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下蹲的次數。比如說有膝蓋的病,就要注意量力而行。

病例:我是如何用經絡鍛鍊控制住了糖尿病的?

我是1997年得的糖尿病,反正那時候得糖尿病就是吃藥唄,家裡也有點條件,吃藥這個時好時壞。後來只要說有一種藥能夠治糖尿病,我就去,我就吃去,結果吃了半天還是不成,這血糖時高時低,那時候空腹血糖還是15.6,那時候渾身都是病。我們家住六樓,從一樓到六樓在三樓四樓這必須歇歇,那渾身一點勁都沒有,尿糖是四個加號。偶然一個機會知道了經絡鍛鍊這個方法,就開始練,順腹式呼吸每天做20分鐘,晚上躺那就做,早晨起來也做,做下蹲那會剛開始就做30幾個,那渾身懶著呢酸著呢,後來逐漸逐漸的,一天加五個,早上加五個,晚上加五個,這麼加,最後加到170多個。第三個星期,我一測血糖,變成9點多了,這有效啊,還真有效,後來我就這麼練下去,後來我這下蹲由第四個星期一直增加到230多個,那通身都是汗。後來我又一量,6點多,空腹血糖。後來到第六個星期的時候血糖就變成4點多。到五個星期的時候,我在想我這吃著藥管事,要是不吃藥呢是不就不管事了,蔫不唧的我就把藥停了,就這麼堅持做。停了藥了,一測血糖,5.3.我說行啊,接茬還這麼練,就一直練下來,這血糖就始終空腹血糖就沒有超過6的。這時候渾身也有勁了。我也有血壓高,高血壓是90/140,成宿睡不著覺,還有便秘,還有我這右腿膝蓋得過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那時候七幾年,上班都是我們老伴使小車推著我。後來做經絡鍛鍊,練得渾身什麼毛病都沒有了。後來就一直就堅持經絡鍛鍊到現在,當然說這下蹲呢從原來二百多減到了現在一百。前幾天我到醫院去檢查檢查,今年做了一回大生化,所有指標全正常,沒有一個不合格的。而且我上週測了測這血糖,空腹血糖是4.4,餐後血糖是6.3,現在就是這樣。

案例來自《氣血通暢保健康》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

糖尿病的穴位療法:糖尿病剋星,穴外奇穴—消渴穴!

糖尿病的中醫治療,除了用藥物控制病症外,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經絡鍛鍊,此外還可利用穴位療法來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加強機體的代謝功能,改善微循環,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初期患者通過按摩可以控制病情,對已經服藥3—6個月的患者,配合按摩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中醫中除了號脈以外,比較講究的就是穴位。這是因為人體的經絡彙集處形成的點可以控制自身的身體狀況,有病可以治療疾病,沒病的還能養生。我們身上有一個奇穴,那就是消渴穴。消渴,聽著穴位的名字,就可以想到其作用,沒錯,它正是防治糖尿病(即渴症)的剋星,患了糖尿病,只要堅持每天多按摩消渴穴,尿糖的指數就會很容易控制在理想的範圍之內。

消渴穴怎麼找呢?在我們小腿內側三陰交穴向上3寸的地方,是消渴穴所在的位置。

我們在找消渴穴時先要找到三陰交穴,三陰交穴在內踝骨直上三寸也就是四指處,消渴穴在三陰交穴上面3寸也是四指的地方。


治療糖尿病,這些方法您用過沒?一種能降糖的非藥物療法效果很好

消渴穴找法


按摩手法以點按為宜,時間以每條腿五分鐘左右為宜。以預防為主時可以不時的點按以治療,治療為主者就要耐心的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每天按摩了,一般來說堅持三個月以上就能看到一定的效果,繼續按下去控制自己的血糖、尿糖指數也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點揉消渴穴,還能有效的預防糖尿病。消渴穴在人的雙腿上各有一個,平時沒事兒時,可以點揉此穴,左右各5分鐘,堅持3個月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判斷患了糖尿病了?

我們從哪些症狀能提前判斷出患上了糖尿病了呢?有醫生說可以通過觀察,早上起來的一些反應來判斷,如在早晨睡醒來以後,應該是精神很好,但卻表現疲乏無力,心情悶悶不樂,頭腦不清醒,或者有頭暈症狀,則可能患有頸椎骨質增生、血黏稠度增高等疾病;在凌晨四五點鐘從睡眠中醒來後感到飢餓難忍,還伴有疲乏無力。進食以後,症狀緩解,但仍口乾舌燥、想喝水,這些症狀在吃早餐後逐漸消失,這就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消渴穴絕對是一個良穴,它不但能夠治療糖尿病,還能起到早發現、早預防的作用,因為當我們的血糖、尿糖有異常趨勢,但是還沒有顯示的時候,這個穴位就已經開始抵抗了。已經得了糖尿病的人,特別是病程比較長者,他的消渴穴摸上去肯定是有結節的,用手指按摩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疼。而糖尿病初期的病人一般結節都很小或者沒有,但是按摩時會有疼痛感。最後如果你的血糖與尿糖都沒有超標,但是按摩這個穴位的時候依然會有痛感,那就說明你已經臨近糖尿病了,就需要多按摩這個穴位,並在其他方面要多加註意,以做好預防措施。

結論

以上我把治療糖尿病的幾種主要思路和方法做了詳細介紹,大家不管用什麼方法治療,最終要看治療效果,選擇既有效又對身體沒有傷害的方法,我認為經絡鍛鍊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為什麼呢?經絡鍛鍊的方法,是自我醫療,不要醫不靠藥,就靠激活自己身上的經絡來發揮治療作用,既沒有任何副作用,又不用花費一點費用。據前幾年的數據顯示,我們國家每年糖尿病患者打針、吃藥、住院大概要花超過200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現在可能比這個數字更大,這部分錢糖尿病患者自己肯定要花大頭,國家也得給報銷一部分。除了費用大以外,患者個人還要受罪,家庭跟著受累。而運用經絡鍛鍊的方法,個人、國家節省醫藥費,本人不受罪,家庭不受累。

參考文獻:

《古德曼 吉爾曼 治療學的藥理學基礎》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向紅丁:我能讓你戰勝糖尿病》(升級版)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氣血通暢保健康》 中醫古籍出版社

《黃帝內經使用手冊2》武國忠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今日頭條青雲計劃@頭條健康情報局@頭條健康@頭條闢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