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与宰相的"勾心斗角",为什么宰相制度让皇帝如此头疼?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一直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冲突点上。而我国古代政治也一直围绕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发展着。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皇权并不是一直全面压制着相权的,是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直到明清时期,皇权对相权才形成全面的压制。但有人就会问了,宰相官再大,也只是皇帝手下的一个臣子,为何还要明争暗斗?

宰相制度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国、丞相等定制逐渐形成,当然了,不同的诸侯国称呼上都有不同,但在职能上都大同小异。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各方冲突当中,各个诸侯国的疆域面积都较小,每天所担忧的就是什么时候会被灭掉,与皇权根本谈不上什么矛盾与统一。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

相权制度的真正开端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说起。秦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中国正式走上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且继承发展了周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取代三公,分管天下诸事。

从结构上看,丞相的权力似乎并没有多大。但是要知道,自秦始皇以后,哪怕是贤明君主也好,傀儡皇帝也罢,军权都是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而太尉一职,就成了虚职,虽然是军事上的领袖,但要向皇帝负责,因此在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太尉夺权的例子。

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手,他的主要职责在于行天下监察、刑罚、律令之事,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最高法,并没有其他的权力。因而,丞相就成了实际上的一家独大,形成了独特的相权。

丞相主管天下事务,就是将天下所上报的事务纠集相关的官员共商大事,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以后呈报皇帝,交由皇帝定夺。在这种情况下,最原始的对立与统一就出现了。丞相可以反驳皇帝的决定,而皇帝也可以驳回丞相的意见。在无形当中,这种较量开始,如果君主贤明,皇帝强势,则皇权大于相权,若是皇帝无能,天子式微,则相权大于皇权。

举点显而易见的例子说明

  1. 1. 汉武帝时期,丞相一职就被换过好几十个,几乎没有那个宰相干的长久,这就是明显的皇权高于相权,
  2. 2. 东汉末年,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皇帝刘协就是个傀儡,这就是相权强过皇权。
  3.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发展趋势是由皇权权力逐渐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这一大体方向所进行的,虽然中间有过反复,但皇权依然是作为主流在不断加强。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看大致的发展历程

  1. 1. 秦始皇设立丞相制,丞相制度被真正确立起来
  2. 2. 汉承秦制,丞相制被继承下来,但汉武帝作为一个强势的君主,绝不允许相权过大阻碍君主统治,于是设立"中朝制度",就是通过任用品阶较低的官员,与外朝的丞相进行抗衡,从而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而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心思想上就体现着皇权至上,加上频繁更换宰相,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3. 3. 隋唐时期所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就是变相地将相权三分,在三省议事的地方,被称之为议事堂,此后只要是步入议事堂议政的官员,都称之为宰相。
  4. 4. 北宋时期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象征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走向灭亡的宰相制度

明清时期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高峰,在这样的环境下,废除相权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胡惟庸案作为废除丞相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可以说是见证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胡惟庸案

胡惟庸并不是朱元璋的第一个丞相,在他之前朱元璋以李长善为左相,徐达为右相。虽然相权分由两人执掌,但是大部分的权力和事务都是落在了李长善的手上,也因此李长善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领导集团。

但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李长善对于皇权的觊觎,而是单纯的认为这是皇权与相权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于是他采取的做法是逼迫李长善辞去丞相之位,换上了更为听话的胡惟庸。

当胡惟庸渐渐的意识到,朱元璋对自己的所给予的权力如此之大的时候,他的骄横性格即刻显露无遗,独揽大权只是他的一方面,胡惟庸甚至开始架空朱元璋,就连大臣呈请给朱元璋的奏折都要经由胡惟庸过目。

于是相权与皇权最后的交锋开始了。导火索就是胡惟庸权倾朝野,结党营私,最后发展到了不请示朱元璋就擅自处置外交事务,这对于皇权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挑战,于是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诛杀,连累人数多达三万余人。

但细细想来,胡惟庸案不过是朱元璋为了彻底拔除相权所主导的一场大戏。皇权相权之争由来已久,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丞相被废除是必然的,毕竟它对于皇权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皇权与相权的交锋就此终结了吗?

答案是并没有,虽然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后,为永除后患将丞相制度彻底废除,六部百司的全部事宜都由皇帝一人负责。没有了宰相,所有的事务都有皇帝来决策,仅凭一人之力是不够的,于是朱元璋设立了四位辅政大臣。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明朝内阁制度

而他们的官阶仅有五品,没有决策权,以一个顾问的身份为皇帝服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真正建立起内阁制度的是建文帝朱棣,建文四年,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上将决策权留在自己手中,议事权分到内阁,行政权则给了六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制度,将中央集权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内阁大学士俨然成为了不享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实。在北京紫禁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着一个同样不起眼的房子,这里就是文渊阁,大明内阁所在办公地,坐镇这里的就是声名显赫的张居正。

古代帝王与宰相的

明朝第一"宰相"张居正

虽然说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但呈上来的大小事务都必须经由内阁之手,由内阁进行汇总整理,才送到皇帝手中,在加上在万历帝继任时,皇帝年幼,由内阁大学士代行皇权,这就使得的内阁已经和从前的宰相权力没有什么区别了。

结语:内阁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又发展成了类似与从前中书省的职能,但是它始终不是一级的决策机构,也没有法定的地位和权力,而在内阁中的权力划分和去留制度,导致了内阁中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了在中后期内阁成员都在忙着拉帮结派,让宦官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可以说皇权与相权之争一直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相权发展壮大始终影响着皇权的实行,但是皇帝却无法真正的彻底废除宰相,因为仅一人之力,是无法解决全国众多事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