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變黃油:西方標準如何製造了世紀健康災難

這東西已經禍害人將近百年了

人造黃油原來是用來做蠟燭、肥皂的。學名叫:不完全氫化植物油,就是普通植物油加入氫催化,變的像凝固的豬油或者牛油。植物油在氫化過程中,會產生高達20%至60%反式脂肪酸。這個反式脂肪酸危害挺大:容易形成血栓,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會降低男人精子的活力,導致發胖,引發冠心病。我們吃的牛、羊肉等反芻動物脂肪裡也含這個,但是量少,一般不造成危害。

聯合國和我囯規定,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2克,2015年,美國要求食品製造商在三年內移出不完全氫化植物油成份。

由於不完全氫化植物油比豬油、牛油的價格低不少,保質期長,口感更好,被廣泛應用於西式糕點、油炸食品、食品餡料中。我們常吃的裱花蛋糕、夾心餅乾、奶油派、曲奇餅乾、起酥類糕點、油炸方便食品、炸薯條薯片、糖果、冰淇淋和咖啡伴侶、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熱巧克力中都有這玩藝。

現在知道孩子們越來越胖的原因了吧?知道自己天天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就是瘦不下來的原因吧?什麼雞、什麼堡、什麼什麼的吃多了。當然現在知道也不晚,在此之前,這東西已禍害人近一百年了,有多少人因此送命都無法統計。

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約有54萬例死亡與攝入氫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有關,過高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導致死於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8%。

氫化植物油最開始用來做蠟燭和肥皂,美國大公司把蠟燭變成了食物

1890年法國化學家保羅·薩巴捷,發明了氫化有機化合物的方法,因此獲得了19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1909年英國的約瑟夫•克羅斯菲爾德父子用這個方法實現了氫化棉籽油工業化量產。1909年 美國寶潔公司買下了該專利在美國的使用權,在美國生產蠟燭、肥皂。

但是隨著電燈的普及,蠟燭賣不出去了,氫化植物油大量積壓。寶潔公司發現這東西像豬油,用來做食物,口感更好,關鍵比豬油更便宜。1911年,寶潔公司將第一個用氫化棉籽油製成的起酥油產品科瑞(Crisco)推向市場。1912年賣出了1180噸,1916年賣了2.7萬噸。寶潔公司的成功吸引更多公司推出越來越多的起酥油和人造黃油,成為了西方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西方科學是如何助紂為虐的

當時西方科學界普遍認為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是造成心腦血管病的元兇,把動物油扣上了不健康的帽子,可科學家並不知道氫化植物油比動物油危害更大。

雖然一名叫費雷德·庫默羅的心血管疾病專家,發現了人造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但也抵擋不住美國大公司對政府的遊說能力。 195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食品添加劑法案》,把不完全氫化植物油列為“一般認為安全”的清單。於是更多的人造黃油和起酥油,吃進大人和小孩子的身體裡,導致美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後來,關於氫化植物油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逐漸被認知。寶潔公司看勢不對,2001年賣掉經營近百年的氫化植物油品牌,徹底的退出食品行業。

沒有證據表明西方的大公司隱瞞了真相,但這確實是一場持續近百年的世紀健康大災難,禍害了多少人,已經無法統計,被世界認做最權威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推動了這場災難。

2013年美國FDA將“不完全氫化植物油”移出“一般認為安全”。

2015年6月16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佈,不完全氫化植物油“不被認為是安全的”,要求食品製造商在三年內從產品中移除。

直到現在,西方的科學標準被世界視為唯一的真理標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被視為最權威的機構。通過這件事,你還這樣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