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浦東濱江有一座始建於1862年的上海船廠,國內第一艘出口萬噸輪“紹興號”就是在這裡下水的。

2005年,上海船廠整體搬離浦東遷至崇明,這一塊舊址就建起了陸家嘴濱江金融城。而船臺和最靠近浦江的這座老廠房作為歷史遺蹟保留下來。

而如今,155歲的老船廠終於又重新進行了二次改造。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親自操刀,變成了充滿藝術氣息的船廠1862。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項目原名“船廠1862”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按照制定好的船廠改造方案,將這座建於1972年的舊船廠改造成了一個全新的,面積為9000平方米的多功能綜合設施。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在原有結構堅固的磚牆後面,曾經是12個30米長用來停放船隻的網格狀船塢。這種工業風格的建築很適用於重建改造項目,隈研吾在設計時也努力的保持建築結構和材料的完整性。這些照片由 Julien Lanoo 提供,展示出了這座舊工業建築是如何被改造的。

隈研吾表示:“新建築的物質性超越了它的視覺體驗效果,因為它需要人體中的五種感官參與其中,並且記住它。”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在北立面上還是使用的原有的砌磚結構,南立面在幾年前就被拆除了。 在西立面上,隈研吾設計了一個傾斜的像素化磚塊系統,它通過對那些獨特的、飽經風霜的磚塊的修復連接起了南北立面,這也讓人們記住了那些在現代已經不再存在的東西。它們還是通過8毫米厚的不鏽鋼電纜,懸浮在一塊大的黏土磚牆上面,並呈現出四種不同的紅色,最後逐漸消失在透明的南立面上。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隈研吾在室內採用了一些空的空間來突出建築結構的垂直性和紀念性。五層的東西中庭連接著兩個較小的南北醫學中心,它們也是城市和黃浦江邊的連接點。位於東側的可容納800個座位的劇場可以欣賞到浦西的全景,而西側則擁有商業空間。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隈研吾改造上海黃浦江邊船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