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牡丹!


感念牡丹!


文/汪允祥

“春来维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吴文山书记的镜头里牡丹风华绝代,雍容华贵,艳冠群芳,不由我想起家乡菏泽牡丹园迷人的春色。

感念牡丹!


常言道:“洛阳牡丹甲天下,菏泽牡丹甲洛阳”。我的家乡坐落在黄河岸边,菏泽市也因牡丹闻名天下。离家十几载,再也没回老家看牡丹,说起来十分遗憾。

感念牡丹!


记忆中家乡几乎家家种牡丹,有的为了欣赏,有的为了卖丹皮养家糊口。少年时期的我对牡丹并没多少感情,自从离开家乡,每每看到牡丹才懂得牡丹的可爱和珍贵,因为它有一个由头叫思乡。

感念牡丹!


来岛城十几载,接触不少热衷旅游的朋友,他们说起菏泽牡丹如说家珍,我还没真正好好欣赏过,不免惭愧。为了避免尴尬,我开始关心牡丹了,看牡丹视频,也爱看有关的文章、资料,每年菏泽举办花会,我都把报纸上的报道和照片剪下珍藏起来。慢慢懂得多了,觉得牡丹确实可爱,那些关于它的传说更有意思,历代文人骚客对它的赞美,简直可以形成“牡丹文化”。

感念牡丹!


据说,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曾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谁都知道,各种花不仅开花的季节不同,就是开花的时刻也不一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梅花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所以,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这更气坏了武后,下令用火烧死牡丹,不料,牡丹经火一烧,反而开的更是红若烟云、亭亭玉立,十分壮观。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牡丹何时在菏泽广为栽种不可考证,但《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感念牡丹!


去年冬天,老同学建国给我邮来一副十字绣“花开富贵”,很是喜欢。整个十字绣白牡丹像一个雪白的玉盘,黑牡丹像一个黑宝石,绿牡丹像翡翠,红牡丹像一把火炬……它们争奇斗艳,活灵活现。尤其是那一棵牡丹上有两朵不一样颜色的花,一朵是紫色的,另一朵是粉红色的,它们两个挨的很近,像是在窃窃私语。他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十字绣也得到人们的喜爱,开了一家门店专做高档十字绣,牡丹图成了他们的发财武器。这幅十字绣是他专门让最好的绣工绣的,历时半个月才绣成,让我感动泪奔。这件珍贵的十字绣牡丹成为我炫耀的资本,有好友来时常拿出来欣赏,以此为荣,更加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牡丹。

感念牡丹!


今年春节前,老爸因病住院,曾许诺等爸身体好转一定带他回老家看牡丹,现谷雨已过,爸还在康复中,看来今年又要错过看牡丹的时节了。好友吴文山拍花系列“ 校园春色之七:雍容华贵千娇百媚”,镜头下的牡丹大有家乡牡丹之神韵,今打开手机,让老爸欣赏一下这美轮美奂的图片,也算聊以宽慰老爸的心。

感念牡丹!


在外漂泊久了,越发感念牡丹。感念牡丹花,不仅因为它高贵艳丽,还因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和满足。我想下年牡丹开花时节,牡丹那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花朵一定会给我们全家带来好运,牡丹盛开的日子就成了我们全家的期盼。

感念牡丹!


作者简介:

汪允祥,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全国中小学作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高考作文实战专家,26年专注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半岛小作家、半岛学生记者特邀顾问,《十月少年文学》特聘讲师,百佳散文名家,《宁古塔杂志》签约作家,《燕京文化》签约作家,第六届“小作家杯”青岛赛区组委会主任,《小荷轻舞》主编,在报刊发表作品40余万字。

感念牡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