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聊聊分餐制的歷史

你能看見多遠的過去

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


跟你聊聊分餐制的歷史

這一段時間,大家都感受到了,這個春節我們過的非常的憋屈,新冠病毒給全國人民的生活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很多人每天宅在家裡是一種常態,儘管大家都在享受這種非典型性的“假期”,可這根本就不是正常生活秩序。

現在很多人都反思,跟之前的SARS一樣,這個病毒跟我們的吃有關。其實這個吃呢,不僅是人們吃野味等不該吃的東西,還有吃的方式也是不能忽略的原因。

西方基本上都是分餐制,日本料理本質上也接近分餐,即使在飯店食物放在一個盤子裡,差不多也都是一口一個的量,吃的人相互之間大體上沒有交叉。而我們呢,習慣一堆人圍坐在一個大桌子邊上,每道菜都裝在一個容器裡,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去夾,給病毒的傳播大開方便之門,所以網上很多人開始主張分餐了。

我們知道,中國早期的古人都是分餐的,為什麼到我們現在都變成了合餐了呢,其實分餐制到合餐制是一個歷史演進的過程,當然有它的歷史原因。今天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古代從分餐到合餐的歷史演變。

需要明確,這個分餐也好,合餐也罷,說不上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只是生活習慣的改變而已。


跟你聊聊分餐制的歷史

古代狩獵圖


上古時期,老祖宗的老祖宗們靠漁獵採集為生,我們比群居的動物文明多了,捕獵和採集的收穫是全部落共有,是公有制,所以要把食物在全部落人中進行分配,那肯定是自己吃自己那一份,自然是分餐制。

後來,捕獵的技術提高了,種植糧食也獲得了成功,逐漸開始有了剩餘的東西了,就有人想多吃多佔。那誰會有機會多吃多佔呢,肯定是掌握分配權利的人,一類是首領,另一類是直接管事的。我們知道古代最大的領導是皇帝,他下面管事的是宰相,這個“宰”字,最初的含義,就是大家族裡面負責分食物的人。

那多吃多佔的話必須得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啊,那就說人呢是分三六九等的,我們呢,比你們其他人高貴,是貴族,這樣人就分成不同的階級了。所以這時候,貴族呢,就要體現比一般人的優越來,吃就是一個很主要的方面,就是貴族比普通人吃的好,那我就不能跟你們一起吃,所以還是分餐。

到了周代,我們知道周公旦制定周禮,就是確定了從穿衣戴帽、說話嘮磕、音樂舞蹈等從工作到娛樂到生活一整套的規矩和制度,就是你是啥階層、啥身份,可以享用啥樣的待遇,那都是有明確規定的,當然也包括吃。有個說法叫“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就是講究文明禮儀,從吃飯開始。

需要說明,商周以前大家湊一塊吃飯不是為了扎堆吹牛,是為了祭祀。商周以後這種祭祀活動才增加了慶賀宴飲的意義,所以你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基本都有烹煮食物的實用價值,但考古的和博物館都告訴你那叫禮器,就是做某種祭祀禮儀活動用的。


跟你聊聊分餐制的歷史

饕餮(西周青銅方鼎)


古代從周公制禮開始,那是非常強調文明禮儀的,你要言行不符合禮儀的規定,說你野蠻是客氣的,那說你是禽獸,不有個成語叫“沐猴而冠”嘛,就是帶著帽子的猴子,是畜生。

這套禮儀非常繁雜,對貴族的日常生活及各種活動無所不包,都有明確的規定。當然過於繁瑣,有些還不太常用,到了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也不能完全按照這個執行,主要是都不大懂了,後來連周天子的班子都不太明白了,得派人到保留禮儀最完整的魯國去學習,所以最有文化的地方是山東,所以現在高考都那麼費勁。

這套禮儀裡關於吃的規定,主要體現了尊卑長幼的差異。

首先規定“天子九鼎八簋, 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解釋一下,“鼎”是烹煮的器物,也就是煮大骨頭大肉的,“簋”是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裝主食,就是周代天子可以吃九鍋八碗,大夫可以吃五鍋四碗,一般的士可以吃三鍋兩碗。

還規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以明養老也”。啥意思?給老頭分豆兒嗎?不是哈,要注意,這裡的“豆”是裝菜的托盤,就是六十歲的人可以吃三個菜,七十歲的人吃四個,八十歲的人吃五個,九十歲的人可以吃六個菜。

這兩項規定呢,就是要體現不同,不同身份不同年紀的人,享受飲食的檔次不同。當然,這是指正式場合吃飯,你在家裡多吃倆菜也沒人知道,沒人管你。但從中可以看出,既然要區分檔次,那你不分開吃,肯定不行,所以非常明確,那時候聚餐是分餐。

《史記》裡記載了這麼個故事,說到了戰國時候呢,有個戰國四君子,其中一個是齊國孟嘗君,說這人非常講究非常仗義,好豢養門客,說門下門客有三千人。你要自己說自己有點本事,雞鳴狗盜都行,去投奔他,他就收留你,養著你,而且自己和門客一起吃飯,檔次一樣。說有一個門客很清高孤傲,去投奔孟嘗君了,然後吃飯的時候,孟嘗君的桌子被擋住了,燈也不太亮,這哥們兒就懷疑孟嘗君吃的比自己的好,一生氣離席而去。孟嘗君追出來問咋回事啊,那人一說,孟嘗君讓人把自己吃的拿來給他看,結果發現跟他吃的完全一樣,才知道誤會了孟嘗君,羞愧的直接拔劍自刎,特別有個性。

所以從這些規定和史書的記載裡呢,都可以看出,先秦時候的分餐習慣。

另外呢,那時候吃飯並不是坐椅子上的,是席地而坐,每個人前面放個長方形的桌案。

解釋一下席地而坐。

咱先說這個“席”。古時候叫“筵席”,筵就是吃飯的時候直接放在地上的稍微大一點的墊子,上面再鋪的是席子。席子也不能亂鋪,規定天子可以鋪五張席子,大夫兩張,普通的士只能鋪一張席子。這就是筵席的本意,後來時間長了,大家基本忘了,就俗稱宴席、宴會了。

再說坐。坐的方位,以西為尊,最重要的人物坐西邊,南北兩邊坐其他人,東邊一般不坐人,是上菜的口。坐姿也有規範的要求,標準的是跪坐。先跪下,然後臀部坐在腳掌上,腰要挺立,不能隨意搖動,大家可以試試,很遭罪的姿勢。還有箕坐,就是岔開腿坐,你要知道那時候的人是不穿褲子的,想象一下,這個坐姿相當不雅。還有踞坐,就是蹲著,也是不合禮儀的。

後來中原文明地區但凡有點身份的世家,正式吃飯場合婦女要在另外的地方吃,小孩也不能出現。這種習慣保持了很久,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到農村去,一大家子到了正式吃飯的時候,婦女小孩也是不上桌,而是在一邊單吃。

當然,我們說的都是有記載的,是貴族或有身份的世家在正式吃飯時候的情況,老百姓家裡咋吃飯史書上也顧不過來記,老百姓連肉都吃不上,飯都經常吃飽,估計沒那麼多講究。


那咱們說了半天的古人分餐制,有人問,那啥時候改成合餐制了呢?

比較確切的說法,是到了宋朝,合餐已經成為日常吃飯的習慣了。當然這個過程是個挺漫長的過程,並不是說到了宋朝就突然不分餐了,都聚一堆吃飯,而是一個慢慢演變的過程。

最早有記載的合餐在漢朝,這樣說的:“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樂相好,各得所欲”。就是哥倆感情挺好,住在一棟房子裡,一起吃飯喝酒,感情那是相當融洽。

從分餐到合餐這個過程中,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椅子的使用。漢朝以前沒有椅子,張騫通西域後,絲綢之路打開了商貿大門,西方的各種吃的穿的用的都流進來了。有個東西“胡床”,就是小方木凳,到了晉朝的時候就比較廣泛的在家庭裡使用了。

我們前面說了,傳統的跪坐吃飯很累,所以在家裡呢,就很自然的坐在胡床上吃飯了,相應的把桌子也加高,這樣享受美食的同時,身體也沒那麼受罪了,這樣自然的大家有時候就圍坐在一個大桌子邊上一起吃飯了。

有一個說法,中原文明地區的人古時候是分餐的,而其他民族由於各種原因吧,是有合餐的習慣的。唐代是個開放的時代,那時候華夏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頻繁,合餐制開始有了漸漸的萌芽,但那時候有身份的貴族還是覺得這是不合禮儀的,所以還是實行分餐制。


跟你聊聊分餐制的歷史

胡床

到了唐代晚期,原來那些世家大族由於戰亂已經被拆散的差不多了,傳統貴族被軍事貴族取代,這些軍事貴族集團往往是並不出身於傳統貴族,所以並不太在意那些禮儀,另外已經開始普遍使用高椅大桌,合餐制開始就很常見了。

有了桌子椅子這樣的傢俱上的基礎,合餐制到了宋朝開始真正發展起來,到了宋朝後期,已經跟我們現在一樣,大家圍著一張桌子,菜放在一個盤子裡,大家一起夾著吃。尤其是後來出現了象徵圓滿和諧的圓桌,就更是這樣了。

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商業經濟的高度繁榮。這種商業的繁榮帶動了飲食文化的發展,食材種類多了,烹飪方式花樣翻新,煎炒烹炸燜熬溜燉,從皇家宮廷到百姓之家市井味特別濃,吃飯基本已經不再具有祭祀這種儀式活動的意義了。美食從豪門大族走向平民百姓,各種飯館兒茶館兒滿街都是,合餐制就特別適合這種吆五喝六聚餐喝酒吹牛的場合,跟我們今天的情況非常像。

另一個原因就是貴族的消亡。過去由於官僚制度的原因的當權者都是貴族世家,最典型的就是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才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的說法。但到了宋代呢,科舉制度已經成為官僚選拔的主要方式了,科舉登第當官的多為平民,不是士大夫,所以平民的合餐方式就開始出現在上層社會了。

在這之後,大家發現這種聚餐方式特別有吸引力。因為中國人骨子裡比較喜歡熱鬧,分餐制人和人離的太遠,不方便交流,而合餐制容易增進交流增進感情,也顯得比較親密。所以從宋朝之後,合餐制的習慣就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那現在面對這個新冠病毒,大家又開始翻出了這個分餐制和合餐制的話題來了。

好了朋友們,關於這個分餐制的歷史話題,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