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北京时间11月25日晚,据多家阿根廷媒体报道,一代球王迭戈·马拉多纳25日12:50在家中突发心梗,中午13:02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享年60岁,巨星陨落,足坛陷入沉寂。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早在世纪之交,FIFA官方组织“最佳球员”评选,在官网投票中,马拉多纳以压倒优势夺魁(53.60%投票),贝利位列第二(18.53%),而排在第三是已故葡萄牙球星尤西比奥(6.21%)。此后,由于FIFA网络投票多以年轻人为主,结果遭到诟病,FIFA另组专家团投票,贝利以72.75%的优势夺魁,最终与老马并列FIFA世纪最佳。

关于贝利与马拉多纳谁是历史最伟大球员的争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但随着两位老人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后起之秀们在互联网时代崛起,争论已不再被提及。谁是第一,已不再重要,但传奇二字,早已深入人心。

阿根廷总统府当天发布公告称,因马拉多纳去世,全国进入为期三天的哀悼期,《贝隆夫人》音乐剧里的那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定将在全世界球迷心目中“奏起”。

相比“前辈”贝利,马拉多纳赶上了电视传媒的最好时代,很多经典画面都能通过彩色电视转播呈现,有着“潘帕斯雄鹰”美誉的阿根廷队在全世界俘获了一大批球迷。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初出茅庐、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率队捧杯、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斩获亚军,都让马拉多纳成为那个时代的主宰。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能够成为国家英雄的人物,定然有着超脱于体育赛场的内核,马拉多纳之所以是马拉多纳,其实并非仅因为是一个超级足球巨星,而从他在世界杯赛场的表现就能看出,他对于阿根廷这个国家最疯狂、最深沉、最毫无保留的爱。

有人还曾记得,马拉多纳在进球之后亲吻摄像机镜头的瞬间。

有人还曾记得,马拉多纳在世界杯赛场上连过数人破门瞬间。

人们一定还会记得,马拉多纳在1986年世界杯墨西哥世界杯的“上帝之手”。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永恒的经典,陷入巨大的争议,其实“上帝之手”浓缩了马拉多纳为何是传奇的一生。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魔鬼,但他就是马拉多纳,对阿根廷深爱着的马拉多纳。

足球是感性的,马拉多纳身上所散发出的球王魅力,是冲破一切对他私生活偏见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但却有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6月22日 世界杯1/4决赛上演,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2比1击败英格兰,并最终登上巅峰,夺得世界杯。

这也许是世界杯历史上最错综复杂的一场比赛,场内场外都包含着足以令其成为经典的各类元素。1982年福克兰群岛之战(马岛战争)让比赛难免和政治挂钩。马拉多纳后来回忆说:“赛前采访我们当然说足球和政治无关,但我们脑子里想的都是复仇,为那些在马岛死去的阿根廷小伙子。”

关于“马岛战争”,年轻的球迷可以去搜索其历史。

那是一场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比赛,从51分钟到54分钟,全世界都见证了一名传奇天才的“复仇”,马拉多纳先是凭借着“上帝之手”取得进球,3分钟后又在阿兹台体育场练过英格兰球员里德、布彻、霍德尔、芬维克和门将希尔顿之后,打进一粒世界杯最精彩的入球。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前文已述,当时是电视转播时代,转播又见证了马拉多纳赛后同兄弟们一起疯狂庆祝的画面……“阿根廷、阿根廷、阿根廷、阿根廷”,马拉多纳如同他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切格瓦拉一样,在呼喊着什么。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了参加CCTV5的2014年世界杯节目录制,1987年出生的我,把世界杯几十年的历史材料都认真地牢记心中,很多材料对于我来说是枯燥的,但是当我梳理出阿根廷足球历史的时候,情感定然属于马拉多纳。

因为足球,就是这样有血有肉。

马拉多纳的离开,引发了全网的追思,虽然有些人想要借助这个热度让自己登上“热搜”,但我相信真正的体育迷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对英雄的敬畏、对青春的纪念。

别了,迭戈·马拉多纳!

别了,足球世界的精神图腾!

别了,马拉多纳,我们的精神图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