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近日,各位龜友的手機應該被上海棕熊吃人事件刷屏了吧。新聞發出後,迅速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搜,但底部的評論卻非常扎心,大意都是說動物再怎麼著也是動物,都有獸性等等。小編想出言反擊,但仔細一想,說的也確實有點道理。

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類似的事情也為這個觀點做了另一個證明。當然這是國外的新聞,大意是一對情侶是保護熊類的志願者,從很早開始就致力於保護熊類,但還是在野外被熊群撕碎並吃掉了。

當然,熊這種動物一般是不作為寵物的,當然,我們也無法合法的飼養,它的定義是猛獸,從猛獸到寵物,有很長的路要走。龜這種動物已經是很成熟的寵物了。

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如果硬要追溯一個具體的時間,從很早之前的唐朝就已經有飼養龜的案例了,當然,時間也可能會更早,唐朝的龜文化相對到了鼎盛時期,比如上朝的官員需按照級別在腰部佩戴不同的龜袋來顯現尊卑。

這麼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龜也被馴化的非常成功,龜也成為了很多人選擇寵物的一個選項。龜不比貓狗一類的寵物靈活、聰明,在飼養過程中培養互動需要極長的時間。

貓和狗的感情是非常細膩和豐富的,智商也比較高。有感情的體現是不只是依照本能的進食和進行生理活動,可以對我們的一些行為作出回應。那,我們養龜除了欣賞龜的顏值或是單純的喜歡之外,也要思考一個問題,龜有感情嗎?

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有些龜友養龜多年,經驗豐富,也有一隻陪伴自己很長時間的愛龜,互動是非常不錯的,比如,招手即來揮手即去、將手放在面前會慢慢的爬到手上來、手裡拿著龜糧餵食時會很輕的咬龜糧而不會咬手等。但要注意這裡說的是互動兩個字而不是感情。

我們應該從更科學的角度來對龜是否有感情做具體分析。產生感情的基礎是擁有大腦皮層。動物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也分三六九等,是否有大腦皮層也是區分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依據。龜是沒有大腦皮層的,也就是說龜是沒有感情的。那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龜做出以上所說的行為只是出於本能。換句話說,龜是很膽小的動物,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互動是因為,龜已經習慣了生活的環境,也接受了你這個外物種,也認為該環境下是安全的。

上海棕熊吃人事件-龜有感情嗎?

聽了上述的分析是不是覺得很扎心?就連我們高中學的政治書上有一段馬克思主義理論讓我至今印象都非常深刻。馬克思主義認為,動物的所有行為都是出於本能。

那我們養龜是否只是一廂情願?是否只是對牛彈琴呢?其實並不能這麼認為。有很多龜在飼養多年之後甚至能聽懂主人的話,做出反應,也有很多龜友覺得,龜飼養的久了之後變的更聰明瞭。確實如此,什麼東西和人呆久了自然也會沾染人性,龜也一樣。況且龜本身也是四靈之一,有靈性從而產生感情就絲毫不奇怪了。

當然,如果硬要抬槓就沒意思了。你總不能指望成年的鱷龜還是對你如初戀般溫暖,百依百順,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