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老子》,如读诗(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再读《老子》,如读诗(第十七章)

自拍蔷薇叶花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刺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毛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再读《老子》,如读诗(第十七章)

蔷薇花

【心得】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推而广之,最好的校长,老师们不知道他 的存在;最好的老师,学生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好的家长,孩子不知道他的存在。为什么“不知有之”呢?是因为这些位于“上位”之人施行的是“无为而治”的管理策略或育人策略。因为“悠兮其贵言”,不乱发号施令,人民、老师、学生、孩子等都能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管理者能忍受被管理者“不知有之”。所以,明明知道被管理者各得其所,按部就班地工作学习,也会时不时地“提醒”一下他们的存在。这样的管理者,往往以为如果他们不管不理,被管理者就不作不为了。其实,往往不是这样。尤其是被管理者是成年人的,管理者可以放心地“悠兮”,放心地“贵言”。做个“太上”的管理者,“太上”的教师,“太上”的父母,岂不悠哉!

再读《老子》,如读诗(第十七章)

欢迎朋友们识别以上二维码关注周广玲的头条号


再读《老子》,如读诗(第十七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