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不知何時,“暴躁易怒”成了媽媽們的代名詞,然而真相的背後是——“爸爸去哪兒了?”今天這篇文章,建議寶媽們認真閱讀後,轉給寶爸看看!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01


前不久看到一條朋友圈: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看起來似乎很有趣,但背後的心酸只有當了媽的人才能懂。


很多男人應該都曾經納悶過,談戀愛時超級溫柔的老婆,怎麼結了婚生了孩子,就變得那麼難伺候?分分鐘山呼海嘯地發脾氣?


呵,還不都是因為老公不給力?


想讓一個少女變成一個暴躁的婦女,只需要讓她嫁一個不管事的老公,生一個不省心的娃就可以了。


去年電視劇《都挺好》爆火時,各大平臺都在說蘇媽媽如何如何強勢,對兒女、對老公都是如此。


可是看到後來就會知道,碰上蘇爸爸這樣一個糊塗的老公,女人不強勢哪行啊!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這,也是中國大多數家庭的現狀,媽媽超級強勢的背後,往往就是爸爸的缺失。


02


媽媽的形象,從啥時候開始成了“易怒”的代名詞?


記得主持人朱丹曾在微博上發飆,起因是一部動畫片展示的媽媽形象讓她生氣。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其實現在很多動畫片大多都是這個套路。


比如《大耳朵圖圖》裡的媽媽就時不時發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也簡直是家常便飯。《蠟筆小新》媽媽發火時,直接就是一個爆慄~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圖片來源:《蠟筆小新》


當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生氣著急的總是媽媽……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圖片來源:《櫻桃小丸子》


雖說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但這生活帶來的真相,真是令當孃的心酸啊~


媽媽們為什麼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氣、做不好情緒管理呢?說到底,還是一個人承擔太多,沒人一起分擔。


當你生活的重心完全圍繞孩子和家庭, 一天24小時幾乎沒有自己的自由,遇到事兒連個商量的都沒有,只能自己做——那種煩躁鬱悶,只需要一句事不關己的風涼話就能點燃。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二胎媽媽猝死的新聞,很是唏噓。


照顧兩個孩子,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媽媽有了自己的時間,拿著手機逛逛淘寶買的還是孩子的東西,就這樣,因過度疲勞突發心源性疾病猝死。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這些現象湧現出了一個全世界的問題——爸爸去哪兒了?


一個家庭的幸福,我們總是系在媽媽身上,可是一個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


總說媽媽的性格、脾氣會影響家庭的幸福指數,可別忘了。家裡還有一個爸爸呢。


03


為什麼你的妻子不再溫柔?是因為你,逼走了妻子的溫柔。


很多爸爸從不幫妻子分擔家務,也不管孩子的教育,認為那都是妻子的分內之事。


有一期婚姻節目,裡邊的丈夫控訴妻子生了孩子後性情大變,從以前的溫柔體貼變成了暴躁易怒。


妻子的解釋很簡單,老公不照顧孩子,自己實在太累了。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約有67%的女性對婚姻滿意度急劇下降。


其最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妻子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媽媽"了,但丈夫還不像個"爸爸"。


爸爸的缺失,就是媽媽們“累”的根本原因。


一個人把孩子的飲食起居照顧得妥妥當當,甚至捨命半夜輔導孩子的作業時,沒有人看到媽媽的辛苦,還認為那是媽媽應該做的。


媽媽們在“疲憊”的狀態下,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時常因為一些“小事”發怒。


一旦媽媽控制不好情緒,忍不住吼了孩子,就會被認為“這個媽媽不稱職”“這個媽媽很糟糕”。甚至老公還會在邊上說風涼話,“孩子還小。”


而很多爸爸卻覺得“妻子矯情”,帶個孩子會有多累,做家務會有多累?


“媽媽脾氣不好,都怪爸爸!”


建議這樣想法的爸爸,單獨做一個星期家務帶一個星期孩子來體驗一下,只是一個星期,而媽媽們卻做了好幾年。


希望看了這篇文章的爸爸們,能多替媽媽們想想。


做家務的時候搭把手,帶孩子的時候參與進去,輔導孩子寫作業可以輪流,這樣你會發現,那個溫柔的老婆又能回來了!不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還能婚姻和諧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