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向人均2万美元发起进攻。当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我们就算初步迈入发达国家俱乐部了。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人均GDP只有956美元,到去年成功突破1万美元,增长了10倍,用了将近20年时间,成就非常了不起。

如果想从人均1万美元,发展到人均2万美元,就需要往高质量方向发展。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更多的科研经费投入。

本文就重点分析国内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和各城市科研经费投入情况,以及部分城市发展方向。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我国GDP增长情况


一、中国已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必须往高质量方向发展,依靠的都是科技导向型,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果不转型,就会像有些国家那样,发展停滞,人民收入停滞。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2万美元只是发达国家的入场券,只能达到希腊、捷克、葡萄牙这些国家现在的水平。我国的台湾地区目前也处于这个阶段,多年往3万美元方向发展都没有突破。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各国GDP排名情况1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各国GDP排名2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各国GDP排名3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排名4

二、借鉴他国经验,怎么高质量发展

根据世界各国GDP排名情况,我们如果要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他们怎么做的。这也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在这些国家当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那些大国和不靠资源型的国家作为参考。这样能让我们进行参考的国家就很容易找到。

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韩国这8个国家,其他国家对我们来说没有参考意义。

看到这8个国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工业科技发达,收入高,在全世界都是有分量的国家。我们想要达到这些国家现在的状况,就需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中国研发投入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科研投入强度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但由于我们积累的时间还短,暂时还没达到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的状况,但相信随着持续的投入,超过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韩国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大有取代日本的趋势不是没有原因的,韩国在科研投入上非常下血本,让人印象深刻。

三、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的贴身利益,这也是正常的。有朋友就经常问@地球宣传师傅,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澳大利亚一个普通的电工、泥瓦工一天工资都可以达到2000元人民币,月入2到3万人民币,并且每周工作时间都不超过40小时。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一个泥瓦工工资大概200到300元一天,要达到2000元一天或者一个月2万人民币的收入,还需要大概15年左右。经过15年之后,人均GDP能超过3万美元,收入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目前我国处于科研投入爆发性增长的初期,前期积累少,结果也可想而知。随着持续性的投入,爆发性增长也需要一段时间。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中国研发投入情况


就以华为公司为例,前几年觉得华为公司也没什么厉害的,但是经过美国的打压,我们发现华为确实厉害,任正非确实有远见。华为公司之前10年,研发经费投入6000亿元人民币,这么多钱的投入,想没有成果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华为硬气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科研的实力,你不卖给我,我就自己造。

四、各大城市科研投入情况

不同的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是很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非常发达,西部边境地区还相对落后。

从中国大城市科研投入排名,看郑州、长沙、南京、合肥发展方向

根据2017年科研经费投入情况,排在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

前十名的城市还有天津市、杭州市、苏州市、重庆市、西安市、广州市和成都市。让人比较意外的是两个城市。

第一是没想到广州市科研投入比较靠后,和自己的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匹配。广州还需要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如果不加大投入,紧随广州之后的苏州市和重庆市都有机会反超。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西安市,这么靠前。西安相对这几个城市来说经济并不发达,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科研投入力度较大。可能的原因是西安的科研院所较多和著名高校较多的原因有关。

深圳科研投入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深圳的高科技企业较多,企业研发投入较大。深圳比较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有华为公司、中兴公司、比亚迪、大疆、腾讯和华大基因等等一众公司。

五、郑州、长沙、合肥、南京科研投入情况及发展方向

这几个城市比较有意思,有代表性。这几个城市都是二线城市,不管你承认或不承认。只研究一线城市科研投入和经济状况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情况,但研究这几个城市则可以代表。

1、郑州

根据郑州市公开资料,我们可以知道2017年,郑州的全社会科研经费为190.8亿,占GDP的比例为2.15%。

刚好是中国的平均水平,投入比例大概在法国和冰岛之间,和他们是一个强度。但只是达到法国的水平并不能保证超过法国,因为法国有一两百年的积累。

郑州这几年的发展力度也很大,引进了富士康等一系列手机制造企业,引进了阿里巴巴等一系列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高端制造业方面引进了中车集团以及格力、奥克斯等企业。本土企业宇通客车也在公交车和大型客车方面引领全国车企的发展。

郑州的交通区位优势也相当不错,在这几城市当中算是最好的,是全国性的枢纽城市,也是国家中心城市。但相对这几个城市,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没有著名高校,带动城市作用不明显。当地需要加强引进或打造一个名牌大学,补足这个缺口。

2017年高科技企业数量:824。

建议重点发展方向:引进重点大学,引进高端制造业企业和产业链,打造国家物流中心。

2、长沙

长沙市2017年科研经费投入约为248亿元,占GDP比重约为2.35%。

这几年长沙的高端制造业成绩非常不错,特别是民营企业。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远达科技等等。

2017年高科技企业数量:1594。

长沙著名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建议重点发展方向:利用好湖南卫视这个平台,打造全国文化娱乐中心,中国的好莱坞。扶持高端重型制造业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集团)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3、合肥

合肥市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为226.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4%,在这几个城市当中算是比较高的。

这也是合肥这几年加大产业升级之后的必然结果。合肥最近几年出来较多的新创企业,让人颇有期待。

2017年高科技企业数量:1666。

合肥著名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建议重点发展方向:利用中国科技大学高大上的研发优势,加速培养新创企业,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4、南京

南京市2017年研发投入约为357.7亿元,占GDP比重为3.05%。

这几年南京经济发展也较为快速,台积电在南京建设有工厂,高科技企业在这几个城市当中最多。江苏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也比较强劲,对南京帮助也较大。

南京著名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2017年高科技企业数量:1850。

建议重点发展方向:培养高科技企业,把自己建设成为江苏省老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新创产业,扶持更多本土创新型公司。

结语:

对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来说,想要持续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发展永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想要高质量发展,科研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投入越多得到的就越多,未来就值得期待。

当然,科研的发展前提是要有相应的人才保障,科研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的根本是教育。

毫无疑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希望社会能形成共识,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我们才能在中美的竞争当中获胜。

其实美国也没有那么可怕,他只是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去,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只要我们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