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丨安琪酵母:给企业找到“能量发酵”的密码

一颗小小的酵母发酵,可以让面包变得松软可口,体积变大;一个企业的能量发酵,又是何种情形?

三峡大坝让“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同处宜昌的安琪酵母,从小小的酵母出发,做到了57.76亿元的营业收入,在酵母这个行业做到了冠盖亚洲,全球第三。

酵母发酵的过程,是能量转换和集聚的过程,生物世界里的五彩斑斓,在这里魔幻般地上演。除了传统的酵母业务,围绕酵母深加工,安琪正在向酵母抽提物、保健品等诸多衍生业务进军,哪一个领域做好、做到极致,都有不可想象的市场空间!

安琪酵母的主业已经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谈到酵母,国内竞争对手似乎只有争老二的份,安琪酵母新的蓝海在哪里?很显然,在衍生业务。未来再“衍生”出一个安琪酵母,并非天方夜谭。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只要有一流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有不断开拓的勇 气和毅力,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衍生业务,安琪还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埃及和俄罗斯都建了工厂,在安琪湖北宜昌总部基地,我们见到了来这里培训的第三批埃及新员工。

酵母发酵的具体过程,想必也是原子核裂变一样,从量变到质变,其间蕴藏的能量成几何级数爆发式增长。那么,对于安琪酵母这家企业来说,又是如何从一个地方小厂,发展到酵母行业亚洲第一的“巨无霸”?是哪些元素让这家内陆企业“发酵”,成为A股市场 一道靓丽的风景?

坐在笔者对面的安琪酵母董事长俞学锋,两颊红润,说话不疾不徐、中气十足。他虽然身居内陆城市,不过和北上广深那些一线城市的优秀企业家相比毫不逊色,思路极为清晰。

在俞学锋看来,安琪由小变大,让企业“发酵”的元素很多,比如以客户利益为导向、强大的执行力、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拒绝浮躁和玩概念、回报股东……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企业文化。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谈及优秀企业成功的经验,都可以三天三夜说不完。但重要的战略眼光、执行力,又或者可以一句话来总结,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格局。企业文化听起来是个挺虚的东西,无影无踪,但又无时不在。企业文化不是团建吃饭,不是喊口号,也不是贴在墙上的虚头巴脑的东西,它是内在于 企业血液之中的那些最根本的精神,涉及到使命、责任、信念,等等。一旦企业文化和公司的日常运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会如酵母发酵一般,产生巨大的驱动力,让一家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一个人的能量要发挥出来,也需要一些元素让这个人的能量“发酵”,比如真诚、勤奋、务实、进取。一个企业的能量要“发酵”,需要的是良好的管理、企业文化、技术基因。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种阵痛相伴而生、各种困难突袭而至,但退缩没有出路,唯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让企业能量“发酵”的那些关键元素,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才能够鹰喙重生,迎接未来!

酵母发酵只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但能量发酵,是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重概念的激荡,相生相伴、生生不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找到能量发酵的“密码”,A股市场才能愈加步伐坚实,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才能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