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办事报账40万元,上级要他报140万,好领导的名字很多人知道

所谓枭雄,必有过人之处。一代枭雄袁世凯靠军事起家,锻造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北洋新军。与湘军、淮军相比,北洋新军的私有化程度更高,只知大帅不知清廷。为了驾驭那帮性格鲜明的将军,袁世凯大施恩惠,收买人心,他对此人的笼络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代表作。

袁世凯笼络的不只“北洋三杰”,还有不少其他将领,王怀庆便是其中之一。与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小站练兵将领不同,王怀庆并非嫡系出身。他15岁参军,跟随直隶总督聂士成,由于勤俭耐劳,得到聂士成信赖,19岁即升为千总(营长)。八国联军侵华,聂士成战死,王怀庆在枪林弹雨之中背负聂的遗体回营收殓,并亲送灵柩回聂士成的原籍安徽合肥安葬。此举让王怀庆名满天下,聂母感激之下,专门致函,介绍王怀庆给袁世凯,担任标统(团长)。也就是说,最初王怀庆是关系户,袁世凯看在老朋友的面子才让他当了

王怀庆

加入北洋新军这个实力集团后,王怀庆很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价值。第二年,沧州一带闹灾荒,老百姓纷纷起义,成立“砍刀会”,屡次击败政府军。袁世凯急调王怀庆前往镇压,很快扑灭起义,升为协统(旅长),不久又升为总兵(师长)。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烽火很快烧到北方。直隶省滦州驻军第20镇在青年军官鼓动下发动起义。王怀庆再次出马,软硬兼施,很快镇压了这次起义,屠杀了组织者。对于这位非小站出身但能力突出的将领,袁世凯赞赏有加,频繁使用,大力擢升。

北洋新军

民国建立之初,蒙古各亲王在前清肃清王的煽动下,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共和。袁世凯虽说搞独裁专制,但也容不得分裂国家的行为。1913年6月28日,他任命王怀庆为多伦镇守使(军长),征伐外蒙。王怀庆率部征战两个月,全歼蒙古叛军,迫使外蒙政权取消独立改为自治。北洋政府在嘉奖令中大加赞扬:“镇守使王怀庆到防未久,迭获胜捷,调度有方,谋勇兼备,应特授勋五位以奖殊勚”。

凯旋归来,袁世凯嘉奖王怀庆,给予二等文虎章,还要他开列战争费用清单。王怀庆详细统计,达30万元。他本想多报账,但考虑袁世凯治军甚严,不敢过分,就开了一张40万元的军费报销单,第二天亲自送到总统府呈送给袁世凯。岂料,袁世凯看了就笑。王怀庆心虚,怕老谋深算的袁世凯看出破绽,忙说:“我这是详细核实过的。”袁世凯这才正色,将单子往桌上一扔,说:“太少了,回去重写。”王怀庆放心下来,原来大总统有意奖赏。回去后,他大胆写了一张80万元的单据,隔了一天呈送给袁世凯。谁知,袁世凯仍说太少。如此三次往返,当这张军费报销单达到140万之多时,袁世凯才提笔批了两个字“准领”。

袁世凯靠军事起家

王怀庆大喜,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恩赐,从此以后卖命更得劲了。

参考书目:

1.《民国秘史》,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

2.《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