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李存孝打虎擒敌勇猛无比 后世赞为良将!

李存孝

唐朝名将李存孝在文学演绎中被称作唐末第一猛将,而历史上的他也是一位骁勇善战、勇猛无比之人。李存孝原本是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原名安敬思,年幼时被李克用俘虏,收为养子,成为其众多义子中最厉害的。李存孝为养父李克用南城北站,立下无数功劳,却遭他人诬陷,车裂而死。

打虎擒敌

李存孝打虎

陕西省宝鸡地区流传着李存孝打死恶虎的故事。相传他十几岁的时候,为了救父亲打死了恶虎,其英勇事迹流传至今。人们将他打虎的画面剪成窗花,以表达崇尚勇敢、战胜凶恶、镇宅祛邪之情,以及鼓励青少年有胆有谋。

两军对峙,梁军喊话李存孝:“您依仗太原李克用的势力,如今潞州已归唐,唐军也把太原给包围了,李克用都找不到躲藏之处,您还有谁可以依靠?”李存孝听后,率领精骑五百人绕着梁军营寨大声呼道:“我们沙陀族之所以找巢穴,是为了拿你们的肉来给将士们吃,快找个胖子与我一战!”梁军将领邓季筠出战,李存孝轻松将他生擒。

后世评价

李存孝

李存孝以勇猛闻名于世,尽管遭人陷害不得善终,后是对其评价还是不低的。

北宋著名史学家薛居正曾评价他:“每临大敌,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将其比作张辽、甘宁。又说“自存信而下,皆锡姓以结其心,授任以责其效。与夫董卓之畜吕布,亦何殊哉!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军而长万夫,苟不为叛臣,则可谓良将矣。”称其为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