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錢幣不丟人

(三國錢)

在日常的錢幣交流中,

我們總會遇到尷尬的時刻。

比如想要品相好,卻給不起天價,最後被賣家譏諷“窮講究”,

又比如看到大泉商就會習慣的低著頭,看到逼格高的錢幣店,就想繞著走。

說到底,還不是兜裡的銀子掣肘,

買不起,玩不動,

被譏諷,沒朋友,

我們很自卑,覺得自己很弱。

卻從來沒想過,

他的錢幣值不值,

他的泉品夠不夠?

買不起錢幣,其實不丟人!

(半兩)

1.

前些天去某地旅遊,

順道逛了當地的古玩市場。

其中一個錢幣小店,外表裝修平平,裡面擺設平平,錢幣質量平平,什麼都是平平...

老闆人很客氣,熱情的招呼我,

不僅搬來椅子讓坐,還斟上了香茶。

聊了許久,錢幣也看了許久,

實在沒有稱心如意。

可是坐都坐了,茶都喝了,

我臉皮薄,總得買點什麼,

那就挑點便宜的吧!

先一問雍正,普通泉局的,要我1500,

再一問五銖,普通東漢建武的,一個要100,還得通走...

心想:完了,撞黑店裡了。

我感覺老闆的微笑中帶著機鋒,

我看到老闆的善目裡金光燦燦。

最後一咬牙,一跺腳,花了500,挑了10枚宋屌,

這才抽身而去。

(東漢·五銖)

2.

很多泉商靠朋友圈賣幣為生,

有的人一發錢幣,幾秒就自己留言售罄,

而有的人,並非如此。

之前有一次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枚狀態不錯的三國錢幣,

很少朋友圈問價的我,

主動與他聯繫。

我心想,一枚大泉當千,頂了天一兩千吧,

習慣性的先問狀態,

在確定沒有大的磕碰,整體平整後,

問了他價格,

他開口3000,不議。

當時就把我噎住了,表示了一下感謝,就想放棄。

結果他送了我一句,

“買不起就別逼逼,浪費我時間。”

(三國)

難道他的這枚錢幣值3000嗎?

翻閱他的朋友圈,這才恍然大悟,

他的很多錢幣,一個月都要重複發好幾回,

包括這枚大泉當千,換著不同的背景板,從去年賣到今年。

想來不是因為我一個人的買不起,

才讓他賣到現在的吧。

(新莽·大泉五十)

3.

剛開始玩錢幣的時候,

覺得買不起錢幣很丟人。

學生模樣時,老闆對你愛搭不理,好的錢幣也不會拿給你,

囊中羞澀時,和老闆聊天沒有勇氣,久看不買時會被鄙夷。

(南宋·嘉熙通寶)

而當你泉識不斷增進,

對錢幣的品相,錢幣的價值,

有了自己的衡量。

你會發現,買不起錢幣並不丟人。

(歷代)

學生時玩錢幣很青澀,

對陌生的錢幣總是很好奇,

對新奇的錢幣總是沒對比。

老闆如果對你愛搭不理,不一定是因為你買不起,

你的無知和永遠問不完的問題,加上他的無知和沒有耐心,

會讓你覺得他看不起你。

困頓時玩錢幣很拘謹,

當你看到滿牆高逼格的錢幣,

當問到的高價撞上了自卑心,

你覺得很丟人,也不一定是因為你買不起,

沒有眼力支撐,沒有知識儲備,才會讓你沒有坐而論道的勇氣,

會讓你覺得他看不起你。

(清)

買不起錢幣,從不意味著丟人,

當你認可一枚錢幣,

並且有了自己價值判斷,

那麼你的買不起,只不過是賣家要天價,想宰你而已。

買不起錢幣,不僅不丟人,

其實在無形中,會讓你認清自己的實力,也會讓你看透賣家的人心,

會讓你不斷的激勵自己,

因為,

丟人的從來不是買不起,而是自己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