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兵变-二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当希特勒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时候,亚洲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美国一样大发战争财,战后成为债权国,就经济形势这一点来说,要比德国好得多。但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日本才得以走向帝国主义阶段。同时,由于日本是个岛国,国土范围比较小,所以经济的发展有着先天性的缺陷: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必须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能维持生存。因此,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世界各国提高关税,对日本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日本资本家大量裁减工人,降低工人工资,使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经济危机逐渐演变成了政治危机。

1929年底和1930年4月,东京的电车和公共汽车工人举行大罢工,与之相呼应,大阪、横滨的电车、公共汽车工人与资本家发生了劳资纠纷。据统计,1931年日本国内的罢工次数比1928年增加了1.5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须建立强权政治。

日本军部是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它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包括政府中的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军令部等部门。日本法西斯要求在日本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931年,在日本军部的策划下,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霸占中国东北,随后便进一步向中国内陆渗透。

和德、意法西斯一样,日本法西斯也公开反共,并在“防止赤化”的口号下,摧残一切进步力量。此外,还制造了一连串暗杀事件,对那些政见不合的统治集团中的个别首脑进行暗杀。于是,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

1936年2月26日凌晨,日本东京一片沸腾,一队士兵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日本政府首脑的官邸行进。这些士兵一边走,一边挥动着手里的大字标语,高喊口号,路旁看热闹的群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被手中端着枪的士兵们吓坏了,忙躲进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

这次兵变约有1400名士兵参加,由皇道派军官安藤辉三、村中孝次和栗原安秀等率领。在皇道派军官的鼓动下,士兵们冲入政府首脑官邸,杀死内阁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和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占领陆军省、参谋本部、国会和总理大臣官邸、警视厅及附近地区,要求任命荒木贞夫为关东军司令官,并罢免统制派军官。

为了平息皇道派军官的叛乱,日本陆军当局颁布《戒严令》。2月29日,日本陆军部下达镇压命令,大部分叛军头目被逮捕,参加叛乱的士兵被迫回到各自的营房。

“二二六”兵变虽然因为军阀集团的内讧而未能得逞,但却使得原内阁辞职,使老牌法西斯分子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广田弘毅上台后,首先恢复了军部大臣的现役武官制,规定内阁中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以加强军部左右日本政局的能力。广田弘毅还以镇压叛乱、稳定时局为名,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的各种自由,并加紧对舆论及宣传机关的控制和收集情报的活动。此外,广田弘毅还制订了《基本国策纲要》,公开表明,不仅要继续扩大侵华战争,而且还要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扩张。与这一国策相适应,日本加紧了扩军备战,陆军提出了6年内增建41个师团、142个航空中队的计划,海军提出了5年内增建各种军舰66艘的计划。

这样,以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为标志,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在日本建立起来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