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当天,他剁了日本军部伸的最长的一支爪子

额济纳旗在内蒙的最西端,再往西去就是新疆,这里不仅有苏武牧羊和居延汉简的典故,更有大美胡杨林和东风航天城, G7京新高速开通后,每到观光季节,游人如织,真是西北一个好地方。

我们要说的是一件非常巧合的抗战往事。

日军全面侵华后,在西北方向最远只到了包头,而在77事变前,日本军方早已对中国西部腹地进行了渗透,1937年某天,在额济纳旗旗府东庙,有十个日本人被一个叫李翰园的官员给抓了,这些人全是日谍。

额济纳地属旧土尔扈特族旗,人口稀少,与东邻的阿拉善旗同归当时的宁夏省管辖,但民国政府对这一带控制力基本不存在,日本人的飞机场都建起来了,什么时候来的,来的是什么人,干什么来了,一无所知。

范长江游历广泛,对西北的地理、边情长期关注,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日本人在这里要搞大事,一旦发动全面侵华,必然要封锁中国与苏联、外蒙的联系,阻断中国的外援线路,必须立即赶回内地,向社会披露额济纳的实情。

在此同时,日本人也盯上了他,范长江随同雇来的蒙古族向导,迅速离开额济纳,骑着骆驼赶往定远营,后辗转回到内地,在报上公开了日本在额济纳的活动,这才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注意。

日本人在额济纳扎点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挑挑拨蒙、汉、回之间的民族关系,分裂中国西北,封锁西部交通线,建飞机场,就是为了以额济纳为基地,把兰州、酒泉、安西、哈密等地纳入其航空兵的轰炸半径。

从全面侵华以后的事实来看,这一招儿可谓狠毒,全面抗战开始后的前四年,中国沿海所有港口迅速沦陷,唯一的外部军援来自苏联,苏联援华军火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哈密—酒泉运到兰州,比如战斗机,就是苏联用卡车运到哈密,组装后飞往兰州,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到兰州接机,再飞赴前线作战。这条军援线如果再出问题,抗战会更加艰难困苦,雪上加霜。

抵达兰州的苏援战斗机

这时候,一个国府干员出场了。

李翰园,甘肃临夏人,早期在北平师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经济教官,参加过南昌起义,部队被打散后与组织失散,后来当过宁夏马鸿逵部的参谋长,此时任宁夏民政厅厅长。

李翰园

李翰园受命取缔额济纳的日本特务机关,并解送出镜,此时卢沟桥事件还未爆发,国府对日本人的胡作非为历来忍辱退让, 明知是间谍也不敢依法处理,

弱国无外交,九一八事变的诱因,就是日本军部一个叫中村的间谍闯入东北军的军事禁区,从他身上搜出测绘的地图和守军花名册,人赃俱获,这个日军大尉竟然敢动手抗拒审讯,被守军团长下令活埋,事发后不仅官方委曲求全,东北军团长竟被逼的东躲西藏,即使如此,九一八事变还是被关东军发动,狼子野心,何患无辞。

李翰园带着四个人赶一辆大车,从宁夏出发去额济纳,他必须先去酒泉拜会青马在当地的驻军,目的是借些兵。当时驻酒泉的青马旅长马步康,跟李翰园是临夏同乡(马步芳军队上层大都是临夏人)。他也接到了青马军部予以配合的电令,问李翰园要多少人,他派兵 。

李翰园说,马旅长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贵部士兵随我进入额济纳,务必严守军纪,不然我只好自己去。

得到马步康保证后,李翰园只要一个排,其他兵力在后方接应就行。

为什么说边事必要边官管,人家熟悉情况啊,特别是懂得怎样处理民族关系。当时那一带蒙、回关系很紧张,蒙古保安队受日本胁迫,以马家军的秉性,如果强行进兵,骚扰劫掠牧民,势必要激化矛盾,一旦与旗府发生冲突,得利的是日本人,他们有飞机,说跑就跑,这件事非搞砸不可。

果然,李翰园带着一排马家兵来到金塔和鼎新交界处的青山头,旗府保安队已经在这里“欢迎”了,看到李翰园带的人不多,才放下心来, 带着众人前往额济纳。

李翰园立即带队来到东庙,把江崎寿夫为首的十名日谍全部抓齐,也是天佑吾华,日本人的电台出了故障,飞机也停飞多日,跑不了了,存在寺庙里的200多支三八步枪, 在此前被蒙族好汉点火付之一炬,这个日军额济纳特务机关被一网抄尽。

日本的特务机关,是旧日本陆军侵华的先遣队,在隶属关系方面,人员身份一律为军司令部部附。不仅搜集情报、盗绘地图、编制兵要地志,而且“凡统帅范围以外的军事外交、情报搜集等工作,均属其任务范围。” 各地特务机关长有傀儡军的指挥权和伪政权的行政指导权,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报机构 。

本文示意图

与土肥原贤二的哈尔滨特务机关、奉天特务机关一样,西蒙的归绥特务机关、额济纳特务机关、定远营特务机关等,均隶属于日本关东军。日军一说某某工作,就是特务机关又要搞阴谋了,如土肥圆把溥仪从天津租界偷渡到东北的“溥仪出走工作”、坂垣机关配合进攻热河的“华北工作”,无一不是臭名昭著的勾当。额济纳特务机关干的就是关东军所谓的“内蒙工作”,其任务上边已经说过,黑手伸的够长,都快到新疆了 。

近年额济纳曾征集到的日本测量表,当年这些日谍盗测地形的铁证

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我国西部地区,各种日谍如过江之鲫,主要的有这么几股:一是这些特务机关。二是关东军二部,也就是情报部的军事间谍。三是日本官民合办的满铁株式会社的经济间谍,四是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借着旅行的名义在我国腹地到处搜集情报,九一八之后虽然被取消了活动,但在我国的间谍活动时间最长,涉及地域最广泛,这所学校就是日本现在的爱知大学。

旅行就是远行,没有旅游的意思,如日本的参谋旅行,是搞实地作战课目的,满铁的调查旅行专门搜集矿产信息,总之,日本对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对中国的调查涉及方方面面,这些间谍忍受饥寒,爬冰卧雪在中国做贼,可谓用心良苦。

黄沙漫漫,李翰园带着江崎寿夫等日本间谍及其他汉奸赶回酒泉,行至二里子河时,接到了宁夏省方的电报,第一个通报告诉他, 又有三个日本间谍带着百余峰骆驼,正在前往安西,务必给予拦截。等看完第二个通报,李翰园先是激动,然后看了看江崎寿夫,冷笑连连 。

日本人骄横依旧,嫌天热,死活不骑骆驼,李翰园说好办,一定会送好你们上路,怎么快怎么走,立刻吩咐兵分两路回酒泉,他亲自陪着日本人坐汽车,一部分人骑骆驼押行其余的汉奸。

到了酒泉,李翰园立即派人截获了那三个日本人,一百多峰骆驼驮着大量航空汽油,目的地竟然是到安西建航空站,安西是苏援大通道上的重要中间站,看看当时的日本军部猖狂到什么地步了。

江崎寿夫们哪里知道,抓捕他们的这一天,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李翰园看到的第二个通报就是这件大事,对日谍们来说,不会有什么护送出境的好事了,这回,赶的真是时候,来了就别走了,尔等大限已到。

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9月14日这一天,华北日军开始沿津浦路和平汉路疯狂南侵,而兰州安定门外,在全民抗战的怒吼声中,13名日谍和5个汉奸, 经审判全部被枪决。

李翰园解放后一直在甘肃工作,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民政厅长,是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四届人代会预备会期间因病去世。

旧时行文,“遴选干员,妥办为要 ”常用来描述选派得力官员解决难为之事,李翰园厅长,真乃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