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放心吧,写下的借条一定还”,几十年后换得“巨款”

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挡日军的袭击,我国人民可谓是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八年的抗战期间,死伤人数高达3500万人,而日军单单在中国战区派出了44万人参战,这要是放在古时候,这可真的是"以弱敌强"的优秀战绩了。

其实为什么我军会损失这么巨大,与日军拉开这么大的比例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军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具有优秀的作战能力,其单兵作战能力也比较突出。而且,日军的军备资源充足,根本不用担心后备的补给问题,子弹更是放开了打,不像我军,没有先进的技术,人员也比较杂,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枪械还是后勤补给都不能满足战士们的需求,更加为难的是,大多的战士们常常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这样的状况怎么去和军备优良,补给充足的日军去拼命呢?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总是将我们的八路军战士描写成小米加步枪,但真实情况是战士们往往连小米都没有,而步枪也仅仅只有不超过五发子弹,这样的配置怎么将日本鬼子打出了中国去呢?多亏了我们善良的劳动人民,我这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真实的抗战期间。

在抗战即将胜利的第一年,驻扎在陕西蓝田县的2000多名八路军战士,如何打下这与国民党之间的最后一仗成为了大家思考的问题,因为马上就要过冬了,但是战士们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甚至好多战士都光脚作战,但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了,再不做点准备怕是战士的脚都得冻坏了。

这时候,有人向上级领导提议,找人去和老百姓们借点东西去,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再说。于是乎领导派了战士去找老百姓们商谈,虽然说老百姓们自己本身都没有什么东西,但是为了实现中国政权的统一,换取安定太平的日子,大家还是捐出了一些自己从牙缝里挤出的救命物资。

"今收到蓝田县一村民陈鸿清法币壹佰万元,麻鞋伍拾双,棉花壹佰贰拾斤,布陆拾斤"这是由当时家境较好,人也宽善的陈鸿清一家人捐出来的物资,虽然他家早年经商赚了不少钱,但人家能在紧急关头捐出这些东西也着实不易了,谁知道当时哪一方会胜利呢?但是从陈鸿清一家人对八路军的态度我们还是可以看的出,八路军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领导队伍的首长当即对陈鸿清一家许下了承诺,什么时候需要,拿着借条去延安,老百姓的辛苦钱,是一定要还的!这笔账就这样欠下了,而陈鸿清一家在当地也比较有钱,所以这借条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都不曾提过,后来陈鸿清因病去世了,当年的首长也不在了,事情就这样遗忘了很久。

时间一直到了1985年的时候,陈家的后人因反地主活动被教育成为农民,没收了房产和家田,在一年翻修新房的时候发现了铁盒子里面的借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蓝田县县委。经过真实鉴定,政府确定了这借条的真实性,并且根据汇率,兑给了陈家后人8000元钱,当时的百万法币根本兑不了这么多的现钞,只不过这是国家对于人民的一种承诺,对于自己良心的一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