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怎样一步步走向失败

684年,武则天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后,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同年九月,徐敬业兄弟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武后派兵征讨,徐敬业兵败自杀。

接着,武则天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朝廷内外形成恐怖的政治气氛。

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宗室,诸王起兵对抗。武则天派兵出击。琅邪王李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李贞兵败自杀。武则天想尽除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信等均被诛。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召还儿子庐陵王李显回洛阳,皇嗣李旦请求逊位于庐陵王,武则天立李显为皇太子。

此时,武则天的皇帝宝座坐得很稳固。但是她自己作死,晚年宠爱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穿着华丽的衣服。武则天把他们当作宝贝,不仅让二张兄弟做生活的伴侣,还将他们当做耳目。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变数。

冯仑曾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男性企业家开始追逐女明星,这家企业就离死亡不远了!这句话同样适合武则天。张易之、张昌宗即是说比不上现在的明星,但跟现在的网红也差不多吧。

武则天的皇帝之路可谓荆棘丛生,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她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顺利通关当上皇帝。饱暖思淫欲,武则天晚年也玩起了养小白脸,她把张易之、张昌宗当做心肝宝贝儿,纵容二人为所欲为,却最终毁了她的皇帝之位。

载初元年(690)重阳节,六十六岁的圣母神皇武则天实行“革命”,正式称帝,改唐朝为周朝。她二十八岁的第四子——即被革了命的大唐皇帝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复名为轮。皇嗣和皇太子有很大区别,皇太子是接班人,而皇嗣只不过是皇帝的儿子,不一定有资格继承皇位。

既然继承人还不确定,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就想努力谋求这个位置。武承嗣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受封为魏王,官拜首席宰相——文昌左相(尚书左仆射),他觉得自己是武家的嫡系继承人,当武周太子是名正言顺。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把皇嗣李旦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当皇帝的第二年,武承嗣发动了一场群众运动。他找来一个叫王庆之的洛阳人,让他以基层百姓的身份,联络数百人,上书请求废掉皇嗣李旦,改立武承嗣为太子。

立太子是武则天当时比较头痛的问题,现在有人上书,武则天立刻接见了他。问他:“皇嗣是我的儿子,为何要废黜他?”王庆之回答说:“古人有云:‘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当今是谁的天下?怎么反以李氏做为后嗣呢?”神不享用不同族类的人的祭祀,百姓也不祭祀不同家族的人。武则天觉得心里很郁闷,就让臣下打发王庆之离去。王庆之伏地叩首,以死泣请,赖着不走。武则天就送给他一张盖印的纸片说:“以后要见我的话,可将此纸作为门证,门吏就不敢阻难了。”

送走王庆之后,武则天就找来宰相商量。她找的是文昌右相、尚书右仆射岑长倩。当时岑长倩是政府班子中仅次于武承嗣的第二号人物,因为劝进武则天登基有功,颇受赏识重用,让皇嗣李旦改姓武就是他提出来的。武则天赐岑长倩姓武,所以岑长倩又叫做武长倩。

岑长倩一听王庆之的动议,马上就断然拒绝了,他说:“皇嗣现在住在东宫里头没有犯任何错误,怎么能说废就废,而且立储君是国家大事,哪能由一个老百姓在那儿瞎说。臣建议好好惩戒这个刁民,以儆效尤。”岑长倩是武则天的心腹,但他对李唐王朝一直心存好感,当初他一定要让李旦改姓武,正是想给李旦上一道保险,让他顺利接班。武则天又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的意见,格辅元也说不可以。

武承嗣决定除掉这些大臣,他以吐蕃犯边为名调虎离山,让岑长倩出征吐蕃。岑长倩还没到达前线就被召回来了,回来就直接投入监狱。当时的司法部门掌握在酷吏来俊臣手里,来俊臣胁迫岑长倩的儿子岑灵原,让他牵连司礼卿兼判纳言事欧阳通等数十人,说他们都一起谋反。欧阳通被审讯,来俊臣用遍各种毒刑,欧阳通始终不承认。来俊臣伪造欧阳通服罪的口供。天授二年(691年),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都被处死。

王庆之在武承嗣的指使之下一次次求见,终于把武则天给惹烦了。武则天找来了凤阁侍郎李昭德,让他杖责王庆之一顿,给他个教训。

李昭德一向敢作敢为,嫉恶如仇。他对李唐王朝很有感情,对武承嗣是深恶痛绝,得此命令李昭德就想趁机杀杀武承嗣的嚣张气焰。他马上叫左右把王庆之架出宫门外,义正词严宣布:“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今奉皇帝圣旨予以惩戒!”话音一落,左右乱棒齐下,打得王庆之七窍流血死了。看着头目被当场打死,请愿队伍狼狈四散,一下子走了个精光。

打死王庆之,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说:“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应当传给子孙作为万代家业,怎么可以让侄子作为后嗣呢!自古以来没有听说侄子当皇帝会给姑姑立庙祭祀的!况且陛下受天皇临终托付,如果将天下交给武承嗣,那天皇得不到祭祀,可要变成饿鬼了。”

这几句话说到了武则天的心窝里。古往今来,继承的顺序都是由亲到疏,家产当然应该传给亲生儿子!而且古代人对身后事比较看重,一个人死后得不到祭祀,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即使武承嗣日后破例祭祀自己,那他也绝不可能祭祀高宗皇帝,她怎么能忍心让唐高宗变成无人祭祀的饿鬼呢!武则天不再说话了。

没过多久,李昭德又密奏武则天:““魏王武承嗣权太重,应加裁制为是。”

武则天说:“他是我的侄儿,故委以腹心。”

李昭德说:“侄儿对于姑姑,怎么能比得上儿子对于父亲亲近?儿子还有杀死父亲的,何况侄儿呢!武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侔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啊!”

武则天一听之下猛醒。武承嗣马上就被罢相了,与此同时,李昭德以凤阁侍郎衔拜相。

武承嗣拼命在武则天面前说李昭德的坏话,武则天说:“我任用李昭德,才睡得安稳,他可以为我代劳,你不要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