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打的欠条一定还!”,40年后此欠条换得百万巨款!

八路军:“打的欠条一定还!”,40年后此欠条换得百万巨款

文|小周

在长达十三年的抗战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滞后,物资极其匮乏,很多的将士过的日子可谓异常艰苦,八路军更是过得艰难。大部分人打仗都是饿着肚子的,广大的游击队队伍更是基本上每天都在奔跑中,到处换地方,艰难地保存有生力量。为了打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士们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及老百姓们的支持,多次在恶劣的环境打败敌军。然而,很多时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红军们就会找老百姓借一些东西,这也因此诞生了很多令人的故事。

在1946年,中国刚刚打赢了抗日战争,却没想到国民党公然撕毁协议,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陕西这个地方我们都知道,在当时可是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陕西蓝田县葛牌镇驻扎着一支八路军,由党支部书记谢华带领,人数大概2000余人。国民党向根据地发起进攻后,谢华一直带领着八路军顽强斗争。但当时的条件是很艰难的,很多的士兵鞋都磨破了,甚至部分战士都是光着脚战斗。没有办法,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队长何太阳向上级请示,希望借当地老百姓一些钱或者物质,上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何太阳的请示,于是就有了一张欠条。

在这张欠条上,写着“今借到陈鸿清法币壹佰万元,麻鞋伍拾双,布陆拾斤,棉花壹佰贰拾斤。”:在当时,部队所在地是经常更换的,所以团长王惠平就特别交代,如果陈鸿清急着用钱的话,可以拿着这张借条去延安拿钱。然而,直到战争结束,陈鸿清一直都没有去拿回这笔钱,而王惠平也为国捐躯了,陈鸿清也去世了。

在1985年,陈洪清的儿子陈开基因为翻修新房,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有这样一张欠条。因为在当时,翻修房子需要巨大的花费,而陈鸿清家现在已经没有当年富裕了,所以陈开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能不能将这张欠条兑换。于是,他就去了蓝田县委的统战部,经过当地政府的确认以后,综合时间、物价等因素,决定还给陈开基8000元。在85年8000元基本上可以,相当于现在的200到250万。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欠条上的钱不值钱,而欠条本身却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