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相去南北: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

读了几本书,经历了一些事,取得了点滴成就,就有感觉了:我行,我很行!

“这件事我懂”“这个按我说的办,出了事我负责”“不用讨论,就这么定了”等等,“自以为是”的意识弥漫了整个思维。这种人自我感觉清醒,实际上已经是“昏迷”了。

我的一位朋友,做了单位一把手。头两年很谦虚,广纳贤士,从谏如流,虚怀若谷,就是平时在一起吃饭,他也是甘做下位,频频服务。事业蒸蒸日上,社会广泛赞誉。

成功来了,荣誉来了,升迁也近在咫尺。盛名之下,朋友“昏迷”了,开始张扬起来,认为“老子才是天下第一”,都是自己的功劳,“别再我面前说谁行。离开我,离开我这个平台,你就是个屁!”,这样的话成了口头禅。

再过了一年,单位事故频发,人才流失,工资发放也成了问题。升迁无从谈起,保位成了课题。一日闲谈,我说:“机遇不是势力,别人不是自己。自以为是,才真正屁都不是。”朋友略有醒悟,覆水难收也要收啊!

“自以为是”毁了很多有才华的人,那是因为“才华”不全面,格局小、情怀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个人,孔子没有说必须是有学问的。孔子还说“吾一日三省吾身”,可见学问越深,心中的空间就越大,对知识就更加敬畏。

自以为非,一字之差,可就是天壤之别了。对自己的想法、做法,先打个问号,先否定一下,多征求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事情的发展可能就更有可行性、科学性。这个“非”不是妄自菲薄,自卑自贱,而是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事业的曲折困难在那里?人生的风险在何处?很多时候,是看不到、想不到的。只有在不断的肯定否定---否定肯定的过程中,真理才能浮出水面,来到我们身边。自以为非,才能清醒,才能看到深沟暗壕,才能避开危险,才能群策群力,才能形成拳头力量。

那些张口就是“听我的,就这样”,闭口就是“离开谁都行”,失去事业不说,也会失去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