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央视版《红楼梦》“薛宝钗”张莉消失25年,江湖却传早已失明

1979年,内地导演王扶林突发奇想,要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电视剧的形式搬上荧屏。该提议一经面世,立即得到大陆红学界和央视的大力支持,并于1981年11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1983年3月,开始起草剧本,并于当年年底完成初稿;1984年3月完成二稿……历经多次修改,终于在1986年1月定稿。

《红楼梦》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剧作,不过当年为节省资金,早于1984年便在安徽黄山开机,然后一边拍一边改剧本,最终在3年后——也就是1987年,完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36集《红楼梦》。但是对于当年影视制作经验尚不丰富的内地来讲,非但没有节约开支,反而让整个剧组走遍了全国10个省市200多个景点。事实上,该剧从计划拍摄到制作完成前后耗时近10年,足足花费了680万人民币的天文数字。

不过,87版央视《红楼梦》一经播出,迅速席卷中国各地成为最热话题,并在此后近三十年间重播上千次成为一代经典。然而,参演该剧的众多主创却远没有本剧那般幸运,相反大多数女演员与剧中人物的命运竟别无二致。比如最著名的的“林黛玉”陈晓旭,在拍摄完该剧后彻底投身商界,眼看事业有成之时,却香消玉殒令人叹惋。

此外,还有最早被确定为饰演“王熙凤”的女星乐韵,却因与香港著名演员罗烈的情感纠葛而选择跳楼自杀……还有一些故事,不一而足。然而,至今有一人却最令万千观众牵挂,她就是在剧中饰演“金陵十二钗之冠”,有着“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诗评的“薛宝钗”——张莉。

张莉有着一张典型的东方美人的面孔,雪白的肌肤常常透出一丝红润,一言一行也仿佛宝钗一般乖巧动人。如果说陈晓旭是再世林黛玉,那么张莉则是今生薛宝钗。按照曹雪芹先生的排序,薛宝钗堪称“群芳之冠”。这不仅取决于她的才华和美貌,更来自于她发自心底的修养和善良。而当初王扶林也正是看到了张莉的这部分特质,才让其由迎春改演宝钗一角。

张莉在演完《红楼梦》后,迅速红遍内地。在那个没有任何网络和通信设备的年代,张莉的名气一度超过了《少林寺》的“觉远和尚”。正当人们期待着她更新佳作之时,她却选择了销声匿迹,并且时间长达25年之久。张莉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在14年前央视《艺术人生》举办的特别节目“红楼梦再聚首”中。

当然,张莉出现的方式却与邓婕等人有些不同,她选择了录制视频与大家见面。视频中的张莉,声音依然轻缓,样貌依旧美丽,但目光似有些呆滞,甚至该节目播出后,坊间一度流传其早已失明多年。就当观众们期待着张莉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或解释时,她再次选择了消失……

早在《红楼梦》热播之际,张莉就被调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尔后她却放弃了安逸,南下就读深圳大学导演专业,在成绩十分优秀的情况下,老师建议她出国深造。这一次她选择了远赴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直至取得永久居留身份。初入异国他乡,张莉却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由于语言不通,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她处处遭受排斥;另一方面缺少稳定的收入,使她寸步难行。

后来的张莉通过自学,积极投身商海,最终在北美的房地产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今身价丰厚的她会定期组织参与慈善活动,多年间已捐助多名川西失学儿童。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莉还积极向灾区捐款,至今她仍定期参加一些为祖国捐助的慈善活动,但这一切始终在低调的进行。

至于“失明”的传闻,张莉曾有过这样一番回答:

接到《艺术人生》摄制组的消息,当时我真的好高兴得到这个消息能回来,但是我忘了一点,第二天我要签一个合同。如果我跟对方说那天不能签合约的话,在法律上就要产生纠纷。这种情况下我马上打电话再回到《艺术人生》的剧组跟他们讲,他们说没有关系,那这样好了,你自己拍一个片子,明天一定送出来,当时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早上9点钟的合同,我8点30分让我的那帮都是做房产方面投资的朋友,拿了当时我们随便在外面玩的那种摄像机,随便拍的,拍出来的效果我知道挺不好的,但没有更好的办法。真相就是这样。

时至今日,我们依稀可从《红楼梦》中感受到“宝姑娘”的那种淳朴和善良,正如张莉本人一样,身在海外却始终心系祖国,相信这也是她消失荧屏多年,却始终被观众铭记的重要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