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第一贪官‘和珅’发家史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枯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父亲名叫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

他祖上是今天辽宁省清原县人,清朝初年随清朝皇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捕官家庭,不过他与弟弟和琳从小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是被挑进进入咸安宫官学,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二十岁的和珅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第二年,他参加了顺天府科举乡试,但并没有考中举人,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多次成为科举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读卷官,担任四库全书等书籍的总撰官。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这个职务都是从满族青年中挑选,在皇帝出行的时候随驾护卫,随时听从皇帝的吩咐,这个差事给和珅经常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短短的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从此以后,和珅年年加官、岁岁进爵,而且分管的都是肥缺、要职,《和珅列传》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谕旨处置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月。

随后和珅又向乾隆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原本想把和珅留在云南,接任云贵总督的职务,但考虑到李侍尧的案子是他查办的!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不便,决定改用另一名亲信福康安。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的很出色,表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办事能力,所以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拔为户部尚书,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六个月的儿子赐名 丰绅殷徳,不久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徳。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进逼兰州,和珅受命和大学士阿桂,一起去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杀,和珅没有将实情向乾隆汇报,反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将士们不听调遣。


几天之后,大学士阿桂赶到现场,从新指挥亲自部署,并没有发现有谁不听调遣,乾隆知道情况后,在阿桂的奏折上批示说,这件事情是由于和珅指挥不当造成,现在你已经到了那里,那里的事情有你一个人指挥就够了,接到命令后让和珅马上回京,没有必要两人都留在那里!

和珅回京后,不但没有受处分,反而又兼任了兵部尚书。

嘉庆四年(1799),嘉庆帝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黄金和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总和!

乾隆死后十五天,嘉庆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