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女人、一只母鸡灭了大明王朝吗?

闲来读史,看了两个故事,很有意思:

公元1629年,明末有个御史,叫毛羽健,此人还算清廉,但很惧内。入京做官后长期两地分居,犯了一个生活作风问题:偷偷纳了个妾。自以为相距千里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正妻从天而降,河东狮吼,很是狼狈。后来才知道由于是高级官员的家眷,目不识丁的老婆是通过驿站“驿传”而至的,非常恼火,于是给崇祯皇帝上了道折子:驿站花钱太多,常有官员家属揩油,裁撤驿站吧,可以节约数十万两白银呢。正为国库空虚搞得头痛的崇祯皇帝立即准奏,一夜之间几十万驿卒下岗,其中就有后来的闯王李自成。裁撤驿站总共节省了68万两白银,而为了扑灭明末的农民起义所花费的就至少几百万两,这可能是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

公元1631年,明将祖大寿被后金困于大凌河,明廷急令孔有徳驰援,孔军的士兵大都来自辽东,与后金有血仇,战斗力很强,还配了最先进的火炮,一旦赶赴辽东,将彻底扭转战局。当时明军普遍军纪涣散,到了山东吴桥后,当地老百姓闭门不出,免受滋扰。天寒地冻,缺衣少食,一个士兵饿的受不了就闯进一个大户人家抢了一只鸡。不料这户人家是地方豪强王举人,提出苛刻的条件要求严惩,如果不答应便要上京告状(家里有京官),最后施以贯耳游营之辱。去和外敌打仗流血卖命,却连饭都吃不饱,还被羞辱,士兵哗变,孔有德没办法:反了!攻占了登州,害死了大明的火炮专家孙元化,俘获了数百熟练的工匠和技师,后来在吴三桂的追杀下没办法降了皇太极。从此,后金掌握了火炮技术,明军再无技术优势,辽东战局再次逆转,明朝再也无力收复辽东,不得已开征辽饷,收了400多万两却逼反了百姓,辽饷最终耗尽了大明的最后一丝国力。

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两个故事也算是蝴蝶效应的一个注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