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我死后把我的佩饰放在棺前,儿子照做,果然捡回一条命

在我国数千年的光辉历史上,有着不少强大的盛世朝代,早的有西汉,晚的有大明,而夹在他们之间的,还有另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那就是让后世无数人景仰神往的大唐。唐朝之强盛,我们早已熟知,其在经济文化军事上的实力,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举世无双的。唐朝皇帝李世民甚至是当时的天可汗,万邦来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而盛唐的两个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则是后世朝代难以超越的鼎盛之世。

这两个盛世的诞生,除了和皇帝的英明有关之外,和当时的几位宰相也分不开。君臣合心,才让国家安定富强。唐太宗时,两个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辅相成,互相协调,一起辅助李世民,这才有了贞观之治。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因此成为流传后世万代的名相。

同样,在开元盛世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也有他的两位左膀右臂,就是历史上称为姚宋的姚崇和宋璟,其中姚崇更是从高宗朝做官,历任武则天,中宗以及睿宗,最后到玄宗朝做宰相,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能力自不用说,姚崇是出了名的善于应变的宰相,毛泽东也曾经对他大加称赞,说他是“大政治家,唯物论者”。而关于姚崇的为人处事,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姚崇辅佐唐玄宗时,力排众议,上书唐玄宗改革社会积弊,这自然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有改革就有斗争,这是历来改革必有的阻碍。最早的有秦国商鞅变法,下至明朝有张居正变法,最后的结局都不太好。而姚崇一生为官,数十载经历,自然深知这一切。所以在他晚年弥留之际,为了应对自己的政治对头张说的清算报复,他特地要求儿孙在自己死后,把自己珍藏的玉器玩物都放在棺前,等张说来祭拜时送给他,请他写一篇悼文,再把悼文上呈御览。儿孙们很是疑惑,最后还是照做了。

果然,等到姚崇死了,张说大喜不已,带着人来祭拜。这时他看见了棺材前的珍奇美玉,两眼放光,这时姚崇的儿子趁机把玉器送给了张说,还请张说写一篇悼文。张说刚刚收到自己喜爱的宝玉,心情很好,大笔一挥,悼文里全是对姚崇的称赞和美誉。拿着宝贝,张说美滋滋地回家了。可是他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劲,赶紧想把悼文拿回来,可是这时他却得知文章已经被皇帝看过了,才知道为时已晚,中了姚崇的计。因为有这篇悼文的存在,张说一直不好对姚崇后人下手,姚家基业这才得以保持。姚崇之深谋远虑,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