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的曾祖父曾留下十个字,其涵义至今仍不算落伍

/<head><body>

刀叔导读:他骁勇善战,在“阳夏之战”中,让同盟会“军神”黄兴丢盔卸甲,一败涂地;他廉洁奉公,徒有爱财之名却不曾贪赃。此外,作为袁世凯的亲信,他还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

极少人知道曾时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是如今相声演员冯巩的曾祖父,更少人知道冯国璋曾留下十个字给后辈,其复兴民族的理念在今日仍在沿用。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西诗经村人(今河北省沧州市)。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已经而立之年的冯国璋不甘于现状,不想自己的一生仅仅以“教习先生”结束,于是投靠在聂士成部下,随其前往朝鲜征战。冯国璋在东北和朝鲜等地考察和测绘地形,为时半年,对山川要塞均用新法绘图说明。后来他将收集到的资料,以聂士成的名义编成《东游纪程》,成为聂士成一部在东北和朝鲜抗击日军的重要情报借鉴。

1896年,冯国璋回国后,将他所编的兵书呈送聂士成,聂士成转交给了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袁世凯当时正在寻访军事人材,见到这几册兵书,如获至宝,大加赞赏说:“军界之学子无逾公者”,很快将其罗致门下。

冯国璋到小站后,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干,帮助袁世凯编定新军兵法操典,很快成为袁世凯的心腹爱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龙虎狗,后来亦称“王龙”、“段虎”、“冯狗”。皆因王士珍在政治舞台上时隐时现,似龙见首不见尾;段祺瑞暴躁如虎;冯国璋狗头狗脑,聪明善变。

说起冯国璋聪明,不得不谈起一件趣事,也是因为这件事,他被人们称为“最会创收的总统”。

冯国璋刚刚代理民国大总统,入住中南海时,看见了金水河中池鱼游弋,便随口问道:“这都是些什么鱼呀?”随从赶紧回答:“这都是历朝紫禁城之主放养的,最大的鱼有好几百斤,已经有上百年了。历朝的皇帝还在大鱼身上圈、挂金牌呢。”“哦?要是把这些鱼都卖了,应该值不少钱吧?”冯国璋仿佛是突发奇想。随从们无言以对,都当他一时兴起,并没有当真。

第二天,冯国璋真的派人把金水河里的鱼都捞了上来,沿街叫卖。一时间,北京城内到处都在叫卖“总统鱼”,而且价格不菲。数日之内,金水河里的鱼就被抢购一空。很多人由此推论,冯国璋是个不学无术、嗜财贪婪之徒。

都说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心腹,尽管冯国璋为袁世凯复出立下汗马功劳,但冯袁二人对于革命的态度、前方的军事方略却并不一致。

赞成共和与否,冯国璋与禁卫军的态度,举足轻重。

如果禁卫军变乱,袁世凯和谈之议,极有可能落空。如何挟制禁卫军,正是1911年年底袁世凯的难题,而有能力掌控禁卫军的,非冯国璋莫属。早在

1906年,冯就曾任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成为了北洋系中唯一能驾驭满蒙军人的将领

后来,隆裕太后召开的第二次御前会议决定逊位,冯国璋闻讯,颇为痛切地对其秘书长恽宝慧说:“皇族甘愿退位,我们今儿还给谁打。这样看来,大清国的江山就算完啦!”

冯国璋当了代总统后与段祺瑞同样存在矛盾,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统一,两人很难调和矛盾。冯国璋虽有实力,但还达不到与段祺瑞相抗衡的水平,冯国璋辞去大总统就回家归隐了。

冯国璋从股子里有一种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据说冯国璋说过“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这个10个字,能看出他有强烈民族复兴之心,只不过他认为这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此他把10个字定为后代的辈份

“国”字以他为首辈,冯国璋生了五个儿子,排“家”字辈,分别是冯家遂、冯家迪、冯家遇、冯家迈、冯家周。冯巩的爷爷,就是冯家遇。等到孙子辈,则排“海”字,冯海岱、冯海嵊、冯海岩、冯海岗、冯海岛等。

到了冯巩这一辈的时候,本来应该排“禁”字的,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冯巩的童年其实挺惨的),最后只能违背祖训,未曾用“禁”字排辈了。冯巩这一辈的子孙,都未曾排辈分,但是等到熬了冯巩儿子这里,就又以“开”字为辈分,冯巩的儿子就叫作“冯开诚”

你猜猜冯巩的原名叫什么? (单选)
0人
0%
冯国光
0人
0%
冯明光
0人
0%
冯禁光
<button>投票/<button>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