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灭亡原因:穷兵黩武、好吃好喝、活人殉葬

商的祖先“契”因协助夏族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商,商族就居住在今河北南部的漳水沿岸。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大的阶段。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约600年时间。商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经常迁徙,即使灭夏建商后,仍频繁迁徙,曾五次搬迁都城,直到第二十代国王盘庚将都城从奄迁到殷,才算稳定下来。殷都历经商王朝最后八代十二王,长达253年。商朝曾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但最后为周所灭。

商是一个崇尚武功的王朝。商王朝一方面要抵御异族的入侵,一方面要镇压方国叛乱,有商一代,不论国王、诸侯、方伯,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方国养兵自重势必引起战备竞赛,这就刺激了将先进的青铜技术应用到军事。商王朝军队使用先进的青铜武器装备,如青铜制造的矛、戈、刀、箭、簇、剑等兵器,将领的盔甲,以青铜作为枢纽机械构件的战车,被称为“青铜之师”,在征伐异族和平定方国叛乱中尽显优势。在经常的征战中,商朝不但锻炼出一批能征善战的男性军事将领,而且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统帅妇好。妇好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位国王武丁的三位法定配偶之一,也是第二十四位商王祖庚的生母。她深得武丁宠信,地位显赫,曾主持国家祭祀,又带兵征战四方,参加过征讨巴方、土方、夷方的战斗,曾统率13000多人的大军对羌人作战,是当时商王朝主持军政大局的重要人物。武丁时期与之交战的方国部族达六七十个,其连续征战三年才使强敌鬼方成为商的盟国。在商朝军队的武力征伐或威慑下,一些方国被迫臣服,而非心悦诚服地归顺,这为商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在晚商,商王朝经常讨伐散居大西北的古老部落羌方,并把俘虏作为奴隶使用,使羌人对商王朝充满刻骨仇恨。商末,羌人和一些方国、部族积极投身于周武王伐纣大军,成为灭商的重要力量。

商是一个好吃好喝的王朝。从出土的商代器物,可以看到贵族奢华的生活,其精神与物质的享受是丰富的。绝大多数礼器实际上是宴饮的炊器、肴器和酒器。商朝是个好吃好喝的王朝,以至其后的周王朝总结商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豪饮酗酒是一大祸害,专门作《酒诂》告诫国人。商王朝贵族豪吃海喝极为盛行,后世夸张称“酒池肉林”。商王朝的人口估计有543万~~790万,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大量造酒耗费海量粮食,这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于是不堪压迫的民众奋起反抗。商纣王虽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材力过人,但却荒淫残暴,臭名昭著。他以“炮烙之法”镇压反抗者。《史记·殷本纪》载,商末,“百姓怨望而诸侯有衅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即在铜柱上涂油,下以炭火加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因为铜柱又滑又烫,人只能坠入炭火中被活活烧死。 纣大造宫殿,肉林酒池,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良,炮烙百姓,终致民怨沸腾,周武王伐纣克殷。

商是一个尚鬼重祭的王朝。商王朝将王权神秘化,强化人们的王权神授意识,以愚其民。武丁以后,先王死去后都称“帝”,成为天帝的“宾客',因此,祭祖就显得异常重要。祭必杀生,到商中晚期后发展到大量使用人牲。那些完全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底层成员(包括被俘虏、掠夺过来的人),被活生生地投入火中、沉入水中、埋入土中,或者死于刀斧之下,以示他们的灵魂被送到了神祇的身边供神驱使,从而取悦于神灵,求得神的庇佑。殷墟考古发现,一次人祭可以用300~~400名活人祭品。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人殉——把活人埋入坟墓去陪伴死者,殉葬者除了最下层社会成员外,还有商王的近臣、嬖妾和侍卫。人殉,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商与周边异族更加敌对,预示着商王朝灭亡的丧钟已经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