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程昱高明,不输荀彧,为何不在曹操五大谋臣之内?

刘晔,字子扬,是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

十三岁能杀人

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子,希望你和你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

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在扬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

借势手刃贼首

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

刘晔知道后很害怕,躲藏起来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无可救药。但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谋反,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

屡设奇谋

1.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收得财宝,十分高兴,众人都祝贺,但刘晔则脸色不喜。刘勋见状,便问刘晔为何不喜,刘晔则说:"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很难短时间攻取。孙策乘一定会乘虚攻我军后方。但刘勋不听。后来孙策果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

2.刘晔随刘勋投奔曹操不久,有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曹操曾派偏将试图消灭但不果。曹操于是询问群下问如何征伐陈策。刘晔认为其实是偏将资历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贼仍敢对抗,而当时局势已经大致稳定,应该先悬赏劝降,再用军事实力进逼,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果然如同刘晔所料,陈策俯首。因功,曹操辟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3.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仰攻不利,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此时,曹军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进了张卫别营,别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刘晔立马进言不必退军,再攻必胜!曹操于是再攻张卫,张卫果然大败。

曹操

4.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刘晔当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携大胜之威攻民心未定的蜀地,必然望风归附;否则蜀地险要,日后就难以征服了。但曹操不听。七日后,蜀地人心惶惶的消息传来,说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曹操于是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说,已经太迟了。曹操认为刘晔深懂军略,任其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5.公元220年,当时曹丕问朝臣,刘备会否为关羽报仇,大伐东吴。大多数人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后国内忧虑,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一是为了重振声威以定内乱;二是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为他报仇。果然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此时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曹丕不同意。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渐见不臣之心,曹丕于是打算讨伐,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卒进攻。曹丕又不听,果然战败而归。

发狂而死

曹叡

刘晔因为汉室血脉,直到魏明帝时才得到宠信亲近。

有一次曹叡打算攻伐蜀汉,朝臣都说不可以,但刘晔私下却对曹叡说可以;后出去和朝臣又说不可以。曹叡和各大臣都没有怀疑。反对伐蜀的杨暨被明帝宠信,亦敬重刘晔。杨暨和明帝讨论攻伐蜀汉之事,搬出刘晔去劝告明帝。但明帝却一直听刘晔说可以攻伐,于是找来与杨暨对质。刘晔不发一言。

后来刘晔再私下见明帝,刘晔指责明帝不应将伐蜀大计随意告诉其他人,更称怀疑蜀汉已得悉明帝要来攻的情报;明帝更是感谢刘晔。后见杨暨又指责他对君主进言过于直率,应要婉转地表达;杨暨亦感谢他。

有人见到刘晔这样巧妙奉迎这两方面,甚为厌恶,于是向明帝诋毁刘晔,更建议明帝召见刘晔时特地以与自己相反的意见来问他,如果每样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刘晔他是揣摩上意了。后来明帝一试,果然如此,更因此疏远刘晔。刘晔因而发狂,在公元232年(太和六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

悲剧的根源

其实智谋无双的刘晔为何终生不得重用?为何临老还要出一回里外不是人的丑?

归根结底是因为刘晔出身汉室宗亲。曹家篡夺的是刘家江山,哪里敢给刘晔大权重职。即使他智谋超群,不输程昱等五大谋臣,终归不得重用。临老难得有心大的曹叡敢用他,他急切想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一展心中抱负。肆意逢迎,岂是他本意?违心之事干起来,便有通天智谋也应付不了。被人穿,着实出了一回大丑,怎么能不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