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条约的19.53亿银元赔款,满清、北洋和民国政府都兑现了吗

今天的中国,尽管距离我们的理想还有一段不平路要走,但已经被公认为是近代以来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翻开中国近代史,满眼是国家、民族被欺压、被蚕食、被凌辱的悲惨状况,斋长时而遗憾,自己不能作为当时的一份子,为国家的兴亡,为民族的尊严,振臂一呼,流血牺牲。百年过去,作为当代的中国人,应当细读、精研和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知国耻而国荣,大到统领全局的领导,小到街巷市井的平民,都应当在生活中、工作中始终贯彻爱国的理念,时刻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考虑,不管大小多少,事必全力投入,做好自己的本分。

中国近代史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屈辱就是割地和赔款。割的地能收都收回来了,收不回的估计以后收回也难了。赔出去的巨款当然是要不回来了,可令人疑惑的是当年的清政府有钱赔偿吗?要知道那可是一笔笔巨额的赔款,清政府倒台了也没还完,后来的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还认账吗?今天我们就来操心一下那些不平等条约上的赔款的兑现问题。

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主要赔款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中国向英国赔款银元2100万元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 中国向英国赔款白银400万两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 中国向法国赔款白银200万两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 中国向英国赔款白银800万两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5日 中国向法国赔款白银800万两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中国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中国向11国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利四厘,本息共计9亿8千万多万两。

自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之后,其后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数额步步升高。近代中国偿付的战争赔款总值究竟有多少?说法有七、八种之多。其中,数值最高者为银19.53亿两,最低者为10余亿两。19.53亿银元,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的16倍。伴随着巨额赔款而来的是,清政府无力偿还时,不得不向外国银行团借款,忍受其高利贷盘剥。在偿还赔款时,又要以白银折合金币(美元、英镑)偿付,随着金涨银跌,列强从中捞取到更多好处,从财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却越来越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人民也因此越来越贫困化。总之,列强的经济侵略使近代中国成为“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

关于庚子赔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也就是中国史称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西方人称为“拳乱赔款”(Boxer Indemnity)。

关于庚款返还:

1909年所设立的“庚款奖学金”以后开始,中国学生大批来美留学。原来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一条法案,决定退回中国在1901年(庚子)为八国联军赔款的余额——换言之,即美国扣除义和拳之乱中所受的生命财产等实际损失和历年应有的利息以后的额外赔款。

美国决定退还赔款之后,中国政府乃自动提出利用此退回的款项,作为派遣留美学生的学杂费。经过美国政府同意之后,乃有庚款的第一批退款。1924年,美国国会二度通过同样法案,乃有庚款的第二次退款。这样才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简称“中华基金会”。这当然又是另一件事了。

清华园旧貌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

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2011年4月24日说,清华大学建校源自庚子赔款,百年后,这笔款项仍在运作。即使到现在,新竹清华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

陈力俊表示,1949年,清华校长梅贻琦前往美国处理“清华基金”保管运用事宜。1956年,清华在台建校,梅贻琦借用清华基金利息补贴教授薪水,并兴建宿舍。清华基金的经费来源,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庚子赔款的红利等。陈力俊说,即使到现在,新竹清华大学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他说,外界常以为清华基金是两岸清华各取一半,但根据他和北京清华校长顾秉林的确认,证实这笔基金仅拨给新竹清华。

总的来说,这笔款项并没有全数还完,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美、英、日、荷四国部分的庚款余额则改订偿付办法。

国民革命军进驻英租界

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本上都是承认的。还有关于新中国对于旧约的采取的态度,是有条件部分承认,指的是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但关于香港和澳门,个人认为不应算是部分承认,而是暂时搁置历史问题有待解决。

另注:去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纪念馆时,导游说日本利用甲午赔款建立了小学义务教育体系。当时以为是利用全部赔款做了教育,其实日本政府只是利用了甲午赔款中的一小部分来做教育。通过这个对历史的小小误读,可以看出甲午赔款的额度是多么巨大,冰山一角即可办一件大事,也可以看出国人对于目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是多么痛心疾首,用这段被善意误读的历史来讽刺当局,希望唤起相关人士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