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他们走出这条逃亡路,如今万人寻根问祖齐问“我是谁”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规模巨大,影响最为持久的人口大迁移事件,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北宋靖康之役时期。总体而言,这三次三人口大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开发最早的北方向开发较晚的南方地区迁移。从人口和经济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重心的一次迁移,然而从政治角度上考究,其实这三次人口迁移并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权力中心在北方的这样一种历史习惯。可以说这三次的迁移是中国人口与经济在宏观层面上的变化,但是历史上还有一次人口迁移或许让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次人口迁移便是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这是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从地理环境看,四川盆地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由于交通问题,人口和经济发展与外界沟通甚少,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这两段乱世却将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地方变成了炼狱,大量的战乱与征兵,让四川几乎失去了所有劳动力,土地得不到有效耕作,经济发展断崖式的下跌。与之相比较的是中国东南部地区在这段时期,经受战乱的影响较小,人口发展迅速,但是因为多山地丘陵原因,人均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少,在国家政权稳定主要以发展经济为主以后,便让东南方向的人口向西南地区迁移,与此同时,在北方饱受战乱的人也在社会相对稳定以后向南迁移到人口较少的四川地区。

湖广填四川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南地区的人口构成,川东和陕南为例,许多地区土著人口实际上并不多,几乎绝大多数人口都是移民,这从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就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这块儿区域,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语言都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如此,在当地的本土语言里,会发现混合有许多不同地方方言的痕迹,实际上这就是移民落脚以后,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交融以后所形成的特有现象。

可以说湖广填四川在历史上的影响不亚于三次人口大南迁,从人口构成,人文生态上对于这个地区的改造是翻天覆地的,以至于时至今日,在这块儿地区,无论是四川人,重庆人,还是陕南人,有时候还会在聊天的时候去询问对方你曾经是哪里人,也算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了。现在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了,回首曾经祖先甚至可以说是爬出来的逃亡之路,我们更想知道自己曾经是来自哪里,我们是谁。那么,你们曾经是哪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