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称作“鬼子”, 李鸿章霸气赋诗一首,从此便成日军标签

现在人们看抗战电视剧,常会听到里面的一句台词就是“小鬼子,我*你。。。。”,听到这里,人们总会觉得十分的解气,那么为何我们叫日本人叫小鬼子呢?难道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叫吗?

其实不是的,最早在三国时期,日本人就和中国人有来往,当时中国人一直都是叫日本人倭国人,我们叫他们的民族也是倭族人,当时魏国的皇帝还亲自册封日本的皇帝,叫亲魏倭王。

那时候,日本人还是和中国友好的,以及当了唐朝的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高度发达,各国都慕名来唐朝来学习交流,当时的日本人称中原人叫唐人,而中国称日本人是倭人,两者之间并没有啥歧视的意思,就是正常的称呼。

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当时的日本人开始有武士,自发组成了强盗集团来中国进行抢劫,在沿海地区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时候中原人开始厌恶日本人,此时日本人被称作倭寇,表示对他们抢劫活动的不满和厌恶,这时候倭寇也慢慢开始成为了日本的专有名词。

到了明朝的时候,这一词汇达到了顶峰,因为明朝是和日本打交道最久的一个朝代,但是这种交流并不是友好的,无论是嘉靖年间还是后来的万历年间,日本开始大规模的来中国抢劫,“倭寇”这一词,开始变的频繁起来,因为每次日本来的时候,不是侵略,就是抢劫,从那时候起,其实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仇恨已经拉下。

当时无论是奏章还是各种书籍当中,一律将日本人人称作了“倭寇”或者是“倭人”,对日本的词语再没有友好这一层意思。

至于这“鬼子”二字,是到了清末时期才改变过来,而这一伟大发明要记在李鸿章的头上。当时在甲午战争后,中国作为战败国,被迫去日本谈判,当时这日本人是极其傲慢的他们觉得自己胜利了就可以肆意侮辱中国人,于是在谈判结束后,日本一些不怀好意的大臣开始刁难李鸿章,出了一个上联,他是这样写的: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意思很明显,我大日本十分的好战强悍,单戈独战就把你大清打投降了。

李鸿章一看也知道日本人的意思,立马霸气回到: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意思针锋相对,你日本在怎么跳,也不过是穿着龙袍的小鬼,我大清必有一天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