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皇帝,让县令在宫殿上叩头与人消气,留下一个流传千古的词语

刘秀是汉高帝刘邦的第九世孙,祖上曾被封为春陵侯,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后世称为光武帝刘秀。毛主席称赞他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春陵地势较低,气候潮湿,袭爵的刘仁于公元前45年将族人迁至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为了表明自己的皇族血统,经汉元帝同意,刘仁仍将新居称为春陵。传到了刘秀的祖父刘回时已家道破落,已经无爵可袭,只做了一个小小都尉,而刘秀的父亲刘钦则只当了南顿县令。刘钦去世较早,刘秀九岁时由当萧县县令的叔父刘良抚养长大。

刘秀自小便养成了谨慎沉稳的性情,他讲信用喜务农,为人持重。后来,刘秀到了京都长安,进入太学习。

新莽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刘秀趁机在公元22年起兵,以重建汉朝为口号,招兵买马,并在公元25年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王朝建立后,刘秀总结了前朝衰弱的教训,以好儒任文、以柔治国为核心,制定了一整套治国方略。

他十分敬重儒家学者,对他们以礼相待,将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等一大批当时著名的学者拉到自己的身边,对他们封官授爵,在国家大事上咨询他们的建议。对于自己亲属的过分行为,刘秀也刻意约束。

湖阳是刘秀的姐姐,有时倚仗权势做些不法之事,公主的所作所为、刘秀已有所耳闻。有一次,公主的家奴大白天杀了人、却跑到公主府不出来,衙役们一时束手无策。洛阳县令董宣,就派人守住公主府门,只等着那个凶手出来,即行捉拿。时间不大,董宣听说了一个消息,公主要出府门,而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凶手。董宜马上亲自带着衙役赶到,截住了湖阳公主的马车。湖阳公主认为董宜有意冒犯,沉下脸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马!”董宣并没有被吓倒,不管公主如何阻挠,他命手下将凶手绑起,当场处决。公主大怒,立即回宫到弟弟刘秀那儿告状,刘秀立刻召董宣进宫,准备责打董宣,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请圣上先不要打我,允许臣上进一言,说完了话臣情愿赴死。”刘秀闻此,便问他想说什么。董宣从容说道:“陛下是中兴皇帝,应该更加重视法令。但现在,陛下却纵容公主奴仆杀人,如何能够治理天下?用不着你打,臣自杀便是。”说着,挺起头就向柱子撞去。当刘秀急命内侍拉住他时,董宜早已经血流满面。刘秀见此,便要他只给公主叩个头即可,没想到董宣坚决不从,刘秀命内侍强行按住董宣的脖颈,董宣就用两手撑地,最终也没有低下自己的头。

内侍们知道光武帝并不想要治董宣的罪,可又要给刘秀、湖阳公主一个台阶下,就大声复命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了按不下去。”

刘秀听了只好笑笑下令说:“把这个硬脖子的县令给我轰出去!”

湖阳今主对此非常不满,说道:“从前陛下做平民的时候,曾收留过逃亡与犯死罪的人,也没见怕过什么县令。而现在,你做了天子,怎么反而怕了一个小小洛阳令?”刘秀笑说:“这就是天子与平民之间的不同啊。”后来,刘秀还奖励了董宣,董宣也因此得了一个“强项令”(意为脖强硬、不肯低头的县令)的美名。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唯独刘秀深受毛主席的赏识,可贝刘秀还是非常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