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发明者,30岁封帝,一生无败绩,建造70多座城市

(图)亚历山大三世

30岁的你在干嘛,工作?创业?考编?读研?啃老?大家都在做着不同的事,也有很多人对前途一片迷茫。孰不知,历史上有个年轻人,30岁就被封为大帝。虽说时代背景不同,不能拿现代人和古人作简单的比较,但即使在古代,30岁被封为大帝也是比登天还难,这样的人一双手数的过来。不得不说,此人是真的厉害。他是谁?厉害在哪?

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被刺杀,他的大儿子亚历山大三世(简称亚历山大)被拥戴为王。亚历山大从20岁继承王位起到33岁病逝,短短13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征战,一生打过无数的仗,没有一次败仗,被称为战神。

亚历山大出生于帝王之家,早年拜师于亚里士多德,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腓力二世是著名的军事统帅,所以亚历山大从小练武,并跟随父亲学习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本领。

亚历山大登基之初,就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希腊的底比斯听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便起兵反抗马其顿的残暴统治,却被亚历山大严厉镇压,城市被洗劫,底比斯人全部被俘为奴。底比斯的被灭,震动了整个希腊半岛,所有人对这个军事新秀刮目相看,都表示效忠马其顿王国。随着希腊人的臣服,亚历山大立刻调兵遣将攻打波斯,完成腓力二世征服波斯的意愿。公元前334年初春,他将国家大权交给母亲奥林匹亚斯和重臣安提培特,亲率大军东征。

亚历山大统领4万步兵和6000骑兵,分乘160艘战船和大批货船,浩浩荡荡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踏上广袤的亚洲土地。他率军沿着地中海东岸先是南下,于公元前333年11月同波斯军队在现今土耳其南部的伊苏斯地区遭遇,双方爆发了惨烈的伊苏斯战役。通过运用战术技巧和快速行动,亚历山大的军队击败了比自己军队多两倍的波斯大军。波斯军队统帅兼国王大流士三世丢弃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逃离了战场。亚历山大留下部分将士驻守伊苏斯,然后率军继续南下,直取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最后占领了加沙,并于公元前332年11月几乎兵不血刃地进占埃及。

接着,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折回亚洲,向东方腹地进发。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集结军队25万,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高加美拉摆开阵势,迎战亚历山大军队。亚历山大的军队只有约5万人,但很快将波斯军队击败,占领了巴比伦、苏萨、波利斯(波斯首都)等名城,并将波利斯的王宫付之一炬,以报150多年前波斯军队焚烧雅典之仇。

众叛亲离的大流士三世向东北方向狼狈逃窜。亚历山大率部穷追不舍,穿过现今伊朗北部,进入阿富汗境内。他顺路夺取了大城市赫拉特,并从那里迂回向东南,夺取重镇坎大哈。接着他挥师北上,攻占现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以北重镇卡比沙。公元前330年7月,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途中被他的一位卫士杀死。延续 200 多年的波斯帝国就此宣告灭亡。

为消灭波斯军队残部,亚历山大率军继续北上,进入中亚南部。公元前329年夏天,他攻陷波斯残军盘踞的马拉坎达。然后,他率部攻占穆尔加布河上的古城梅尔夫。公元前327年初夏,亚历山大率军调头南下,穿过兴都库什山,攻打巴基斯坦。公元前326年5月,在印度河支流杰卢姆河上游,亚历山大遇到当地人的顽强抵抗,最终获胜但也身负重伤,心爱的坐骑也战死。此后他继续率兵南下几乎占领了巴基斯坦的全境。

亚历山大本想继续南进征服整个印度。但是,气候炎热,后勤短缺,将士累年征战,感到十分疲惫,都反对继续远征。鉴于波斯帝国已彻底灭亡,东征的主要目的已达到,他于公元前325年10月兵分两路撤退。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军队到达原波斯城市苏萨,亚历山大鼓励其帐下近百名将领娶波斯妇女为妻,并在此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庆祝东征的胜利。岂料,几个月后的公元前324年6 月10日,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突然病逝,终年32岁。

亚历山大在短短13年的国王生涯中,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南至尼罗河第一瀑布,北到中亚的锡尔河、以巴比伦为首都、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他本人也被尊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建立如此庞大的帝国,足以使亚历山大名垂千古。但他除了能征善战以外,还做过其他很多卓越的贡献,对世界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一、亚历山大非常迷恋建设大城市。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会建造一个城市作为纪念。早在称王之前,亚历山大随父出征色雷斯时,就以本人的名义修建新城亚历山德鲁波利斯;伊苏斯战役获胜后,为防止敌人反扑,亚历山大当即下令在战场南侧一块高地上修建一座城堡,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伊苏姆的亚历山大里亚(“里亚”就是“城”的意思);攻占埃及后,亚历山大发现尼罗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方便,遂在此修建了一座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

遗憾的是,亚历山大没有看到亚历山大里亚的建成,但事实证明他的眼光非常好。亚历山大里亚很快就发展成连结欧亚非三大洲的陆地与海上的交通枢纽,成为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与文化中心,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并成为现今埃及的第二大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里亚是他建的所有城市当中最成功的一座,取代了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雅典。亚历山大还建过很多其他大城市,就不一一列举了,总共约有70余座。亚历山大是边打仗边建城,由此可见他的非凡能力。

第二、亚历山大的十年东征将灾难带给了东方各族,希腊、马其顿的贵族们则掠夺了被征服民族的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奴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交通并不发达、世界尚未被完全认识的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他所能到达的地方(也是除战国时期的中国以外的所有已知世界),这无疑是伟大的壮举。

他将古希腊的先进文明传播至东方,同时也将东方文明(如印度文明)带至希腊,加强了文化传播。由此看来,东征在客观上为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使希腊、马其顿同西亚、中亚、印度等国的贸易更加紧密,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

第三、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大力推行“民族融合”政策。他虽然打败了波斯,但采纳了波斯帝国的有效的统治基层的措施;他觉得东方民族的习俗优于希腊人,就下令在军中推广东方民族的衣着、饮食、语言、文字等;他提倡手下将军们跟东方的妇女结婚,并且亲自带头娶了一位波斯姑娘为妻;他非常尊重和扶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同时,亚历山大把“方阵”战术传授给东方军人,并且教他们制作先进的作战兵器;他把希腊先进的文化、艺术、科技、哲学传播到了东方;他命令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外法洛斯岛上建立一座灯塔,高120米,据说40公里外就可以看见灯光,为出入港口的船只导航,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第四、亚历山大的东征将大量的希腊人迁移到中亚各国,送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动了中亚各国的发展,为汉朝的张骞提前打通了“丝绸之路”的西段路程,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亚历山大,张骞看到的西域可能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后人可能对亚历山大的印象非常模糊,因为他生命太短、打仗全胜,也没干过什么罪大恶极的丑事。但这并不代表亚历山大就不伟大,相反,他比大部分帝王都值得铭记。亚历山大将大半个世界连接起来,为昏暗中的古希腊文明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希腊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