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历史」东汉与南匈奴马邑大战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日逐王比率所属八部四五万人到五原塞归汉,表示“愿永为藩蔽”,捍御北边,日逐王自立为单于,史称其为南单于。次年,南单于向东汉奉藩称臣,匈奴由此分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入居塞内,分布于今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东汉输河东米粮300万斤、牛羊36000头资助南匈奴,并以匈奴中郎将领兵予以护卫。南匈奴以左南将军部屯雁门,以栗籍骨都侯部屯代郡。建武二十七年(51),东汉把雁门郡治由善无迁到阴馆城(今朔城区境内)应该也是为了加强这一带的管辖和治理。

  此前, 匈奴及卢方扰乱东汉北部边塞期间给东汉特别是朔境百姓造成极大的灾难。雁门、上谷、代三郡的大批边民甚至于建武十五年(39)被迫迁往常山关(今河北唐县西北)、居庸关(今北京延庆北)以东避难。建武二十六年(50),从前被迫迁出的代郡、雁门等八郡人众重归本土。东汉朝廷还赐予返故土者旅费,另给粮食。南匈奴入塞后,与汉人杂居,学习和进行农业生产,文化上与汉人同化。逐渐生息繁殖,南匈奴人口也迅速增加。 至东汉和帝时,南匈奴人口增长很多。东汉每年给南匈奴“一亿九十万钱”,保障他们的生活。南单于也自称: “生长汉地,开口仰食,惭无报效之义。”南匈奴骑兵一度成为反击北匈奴和鲜卑的主力军。

  东汉与南匈奴保持了友好关系,于是边患暂息。东汉明帝、章帝、和帝三朝60年间,山西北部基本太平。

  东汉安帝永初后期,朝政腐败,边境驻扎的官兵放纵违纪,地方官员为政苛刻,恣意贪占,境内各族民众都遭到严酷的欺压和扰害。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起,南匈奴开始攻击东汉边境郡县。今山西北部再次陷入战乱。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四月,南匈奴左部句龙吾斯、车纽等攻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接着又招引右贤王部,合起来有七八千骑,围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西北),杀朔方郡(今内蒙古磴口北)、代郡(今阳高西南)长史。南单于庭徙治左国城(今方山南)。汉将马续与中郎将梁并、乌桓校尉王元征调边境部队及乌桓、鲜卑、羌胡的兵力共2万多人,出其不意,袭击并将其打败。

  顺帝派使者责备南匈奴单于休利,宣明恩德和信义,要单于招叛军投降汉朝。当时,单于对匈奴各部的约束力已经大大下降,不能完全控制匈奴部落。单于并非叛军同谋,他脱去帽子,让出帐篷,到梁并处谢罪。梁并被征回朝后,五原太守陈龟接任中郎将。陈龟认为南匈奴左部叛乱,是因为单于未能管好部下,屡次严词逼迫单于,单于和其弟左贤王无奈自杀。南匈奴对东汉的仇恨进一步加深。陈龟因逼死休利事,免职下狱。

  秋天,句龙吾斯等人立句龙王车纽为单于。吾斯向东招引乌桓,向西收聚羌戎和各部胡人,总共有几万人,打败了京兆(今陕西西安)的虎牙营,杀害了上郡的都尉和军司马。 接着,锋芒直指并、凉、幽、冀四州,西河郡府被迫迁入离石(今离石)。

  此时,地属并州的朔州地区不可避免地成为并州北部的重要屏障。而马邑作为控扼南匈奴南下并州的重要通道,更加突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双方在朔州地区的争夺,马邑当然成为首选。

  同年冬天,东汉派中郎将张耽率幽州、乌桓各郡营兵攻打车纽等。两军于马邑之大战随之爆发。关于这次大战,在有关史籍中尽管没有发现具体的详细的记载,但是,以车纽在几个月间屡战屡胜,直下京兆、上郡、并州等处的战绩看,车纽之军势必然是极为强大的。但是,这次大战中,张耽军斩敌头颅3000级,俘获人口、武器和牛羊非常多,车纽之军居然惨败。可以想象,东汉为此战也必然投入了相当大的兵力、军资,以加强其军事力量。其战况必然也是极为惨烈的。而战争给朔州地区至少是马邑境内带来的侵害无疑是极其巨大的。

  桓帝延熹元年(158)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与乌桓、鲜卑侵扰代、雁门等沿边九郡。东汉任陈龟为度辽将军,命其前往边境平叛,南匈奴、乌桓及屠各胡(北方游牧民族)又火烧陈龟军门,双方冲突不断加剧。此后,中原大乱,战祸频繁。 原来分布在西河、上郡、朔方等地的匈奴人加速南下,大多数深入集中到并州中部的汾水流域一带。

  东汉与南匈奴马邑之战表明, 如果不能从长治久安的大局入手解决民族问题及矛盾,即使取得局部胜利,也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当时,东汉大将军梁商就曾上奏朝廷:“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并提出:“宜务先所长,以观其变,设购开赏,宣示反悔,勿贪小功,以乱大谋。”虽然说,他并没有进一步提出对其实行分化瓦解的建议,应当说,这还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的。

  东汉末年,曹操使司隶校尉钟繇围南单于于平阳,南单于在自知不敌的情况下归附曹操。

  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集塞下荒地设立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忻州),朔境属新兴郡。重新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留南单于居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待遇如列侯,许其子孙世袭单于名号。将南匈奴分为南、北、左、中、右5部,各立其贵人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分化监督之。分而治之的策略。逐步使南匈奴成为居东汉并州等各处的一族。此后一个时期,朔州地区相对安定。

(摘自《朔州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