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普京吞并克里米亚这件事?

溪茈

从战略上看,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一着绝妙好棋。

它不仅夺回了黑海的控制权,还彻底堵死了乌克兰通往北约的路。因为克里米亚,俄罗斯把乌克兰全境变成了它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区,为自己争取到了广阔的战略空间。

北约吸收成员国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 申请国不能与别国有未解决的领土争端。现在乌克兰有了克里米亚问题和东部武装分裂问题,它没办法加入北约。而如果乌克兰为了加入北约宣布放弃克里米亚并允许东部地区独立,那么它的政府就失去了合法性,它的人民不会答应。

关于克里米亚到底属于谁,各有各的理。

属俄派认为,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领土,只不过当初俄乌都是一家人的时候被一个乌克兰出身的领导人做主划给了乌克兰,之后兄弟分家倒也算了,反目成仇俄罗斯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说的过去。

属乌派则认为,你东西都给了我现在又抢回去就是不合法,我要申冤!


然而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如此,弱者讲道理,强者伸拳头。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强权即真理。


至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受到西方国家一致制裁,其实那时候它就是什么都不做也一样会被制裁,奥巴马早就铁了心要把普京逼到墙角的。有没有克里米亚都一样。


(关注周志宏,看有态度的评论)


周志宏glee

俄罗斯的邻国,哪个不被其残害过?

很多网友喜欢说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但现代国际疆域是以二战成果为基础,逐步演化来的,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承认,执意翻历史旧账是没有底的,克里米亚之前的主人还有很多。再说翻历史旧账,蒙古人要笑不动了,他们祖上还统治过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呢。

1954年,为庆祝俄罗斯与乌克兰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把当时的克里米亚州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从俄罗斯划入乌克兰。1991年12月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方签署了标志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该协议一式三份,分别用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书写,具有同等法律效应。在协议里,第五条清清楚楚的写着:

“缔约各方相互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和联合体范围内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它们保证在联合体范围内开放边界、公民来往和传递信息的自由。”


看见没有,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是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领土的,并用条约形式公告天下。人类从原始社会进步到现代社会,就是因为整体文明和道德在不断提高,国际法、条约等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结晶。而现在呢,就因为乌克兰不愿意跟着自己混了,就动用非法手段吞并乌克兰合法领土克里米亚,仗着自己拳头硬,挑战整个国际社会的底线,整个行为方式退化到近代之前那般野蛮,对待兄弟民族尚且如此,其它哪个邻国会不害怕?


九维猫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个人认为不能简单的说是普京吞并克里米亚,这里面伴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斗争和国际政治较量。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看待此问题:

一、乌克兰内部因素。

第一,亲欧美反对派通过政变手段,掌握乌克兰政权。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在政策上亲近俄罗斯,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的条约和政策。对于立志于瓦解俄乌关系,将乌克兰拉入北约阵营,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北约,尤其是北约的扛把子美国所不能容忍。于是,乌克兰内部亲欧美的反对派西策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游行,意图以街头政治的手段,逼迫乌克兰政府转向,经过俄罗斯从中斡旋,双方达成和解。而后亲欧美的反对派撕毁协议,再次发动示威游行,亚努科维奇动用军警力量阵压,欧美动用说的出口和说不出口的手段,策动乌克兰强力机构倒向反对派一方,亚努科维奇被迫放弃权利流亡俄罗斯,反对派随上台组成亲欧美的联合政府。




第二,乌克兰执政的亲欧美联合政府,频出昏招儿。亲欧美的反对派上台后,将亲俄的政府官员全部替换成欧美派系,废除一切有利于乌俄关系的政策和条约,全面倒向欧美;命令曾经参与镇压游行示威的军警和金雕特种部队,放下武器到游行队伍中,任由示威群众殴打和辱骂,随后将这些人扫地出门,这些人现在都是乌东部地区反对派武装的骨干分子;宣布绝不会与俄续签塞瓦斯托波尔租用条约;克里米亚半岛出现独立和并入俄罗斯的声音后,乌克兰政府将克里米亚半岛的供水供电供暖全部断绝,使半岛内反对独立和并入俄罗斯的声音在短时间内消失。


正是由于乌克兰内部的激烈政治对决,以及对决后对俄政策的180度大转弯和应急措施的失误,最终导致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并入俄罗斯。

二、美国和北约因素。

美国和北约在苏联解体后,奉行的是积极东扩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的军事和地缘政治政策。通过20余年的努力,除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外,俄罗斯已经在欧洲地区已经没有战略支点。相对于白俄罗斯,乌克兰无论在民族、语言、军事和经济上都与俄罗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经过橙色革命的洗礼,乌克兰本身也存在着足够强大的亲欧美的反对派。挑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发生矛盾的成本较低,自然而然就成了欧美下手的重要抓手。


同时,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俄罗斯唯一可以突破战略封锁的方向就在乌克兰,只要挑动乌克兰倒向自己,俄罗斯必然作出激烈反应。进而制造口实,通过舆论绑架欧洲,迫使欧洲国家同自己一道制裁俄罗斯,也断绝了短期内俄罗斯和欧洲合作和解的可能性。

三、俄罗斯方面因素。

第一阶段,力图保证俄乌关系正常,乌克兰政局稳定。乌克兰发生政治波动后,俄罗斯积极通过外交手段协调,力图在保证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执政的情况下,乌克兰政府的稳定运转。为此,俄罗斯协调亚努科维奇在政治上对反对派做出较大让步,促成了第一次政府与反对派和解。但是由于美国的介入,反对派撕毁合约,迅速通过政变手段掌握政权,俄罗斯的外交努力付之东流。


第二阶段,对乌克兰新政府走向观察待变,对乌政局保留后着。乌克兰新政府上台后,俄罗斯并没有强势动手,而是很有耐心的再观察乌克兰新政府的动向。如果乌克兰新政府能够切实顾及,俄罗斯国家利益,续签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租约,在俄罗斯和北约中偏向自己或者至少保证中立,俄罗斯政府就准备与乌克兰新政府发展正常关系。同时,收留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流亡,对于干预乌克兰政局保留后手。

第三阶段,强势介入克里米亚问题,确保战略利益不受损。乌克兰新政府全面倒向欧美后,俄罗斯被迫岀手。克里米亚半岛爆发脱乌入俄呼声后,乌克兰新政府对克里米亚半岛断水断电切断供暖,俄罗斯全力支援克里米亚半岛民生问题,迅速扭转了半岛内留在乌克兰的声音;政治上积极声援克里米亚半岛独立;强势派出军队,控制克里米亚半岛重要设施和关键节点;半岛居民公投后,立即通过国内立法接纳半岛并入俄罗斯版图。

克里米亚半岛在国际地缘政治斗争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其重要位置,是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战略包围的关键点,也是俄罗斯冲破包围的唯一突破口。美国非常清楚任何意图挑战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存在的事件都必然引起俄罗斯最强烈的反抗,美国不惜挑起俄罗斯的这根底线,目的就是防止欧洲与俄罗斯走近,进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俄罗斯看来,一旦失去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将彻底失去国际大国地位。克里米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底线之一,为了此地俄罗斯可以付出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代价。相关问题,我在“塞瓦斯托波尔对俄罗斯有何战略意义?”问答中以有了回答。

可以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应对美国战略挤压的应激反应,也是突破美国战略包围和在中东与美国开展战略博弈的前奏。作为一个经济状态不好的国家,俄罗斯更希望有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而不是激烈的国际政治冲突,之所以选择强硬手段应对,就是因为和平手段已经无法维护自身利益,如果一味的屈服和妥协,可能会失去的更多。


汪淳浩瀚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

可以说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野蛮”“血腥”“不道德”,这就与资本的最初原始积累相同。世界的本质是弱肉强食,是优胜劣汰,而不是所谓的“仁义道德”。

翻开人类的历史,无论在哪个大洲,强权即是真理。

比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盛,伴随着欧亚非大批国家的分崩离析,但对于奥斯曼来说,默罕默德二世就是最伟大的征服者。再比如更加著名的罗马帝国,哪怕不喜欢历史的人也知道,罗马帝国的铁蹄所到之处,就代表征服与占领。

什么叫国家利益呢?对于国家利益而言,没有仁慈,没有怜悯,哪怕被当今世界所公认的国家行为准则,也可以暂时抛开!

所谓的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不就是美苏英几国牵头,集体瓜分世界的玩意儿吗?那是战胜者的庆功宴,对于弱小落后国家而言,又有几分公平性存在。

所谓的经济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类似的事情,是美国为首的强国玩弄的手腕而已。

故!在世界大舞台上,没有真正的公理,有的是强权!



回到俄乌关系上,我们都知道,对于90年代的分崩离析,俄是无奈的,也是无法选择的。具体到乌克兰所在的那片区域,看看地图就知道,它对俄有多么重要了!黑海出海口,西望欧洲,南看中东,绝对是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交汇点。

作为雄才大略的普京,不重面子只重实利的普京,他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会秉持何种态度?

用屁股想也知道!必然穷尽一切手段也必须在克里米亚插入一腿!

所以说呢,咱们没必要去指责人家俄。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所谓的俄罗斯族,历史渊源,民族自决等等,统统都是借口,是政治家在谈判桌上扯嘴皮子的玩意儿。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利益。

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优秀的掌舵人,一定要有一种觉悟。

千夫所指又如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哪怕被本国之外的所有人,骂作战争罪犯,骂作恶人魂淡,那也无所谓。一个掌舵的,你应当是被本国人夸,至于是不是被他国人骂,你应当一笑置之。


99随便

如何正确看待普京吞并克里米亚?需要理清一些基本事实。

克里米亚的来龙去脉

克里米亚最早属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

13世纪,被横扫欧洲的蒙古人攫取,归于蒙古4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

14世纪未,克里米亚脱离蒙古统治,独立为克里米亚汗国,由伊斯兰鞑靼贵族控制。

18世纪,沙皇俄国为抢夺黑海出海口,与奥施曼帝国(拜占庭帝国继承者)进行了9次战争,于1783年将克里米亚收入了俄罗斯。

二战胜利后,斯大林以克里米亚鞑靼人曾与希特勒勾结为由,将他们驱入中亚,由俄罗斯族人接管。今天克里米亚有250万人,俄罗斯族占了60%,乌克兰人仅占24.%。

1954年,为纪念俄罗斯乌克兰合并300周年,苏联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管辖。这属于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考虑克里米亚的历史特殊性,将其设为唯一的自治共和国。

2014年,亲美势力策动乌克兰冲突,军队倒戈,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逃亡俄罗斯。克里米亚人民随即举行(留乌?回俄?)公投,公投结果;回俄!3月18日,普京和克里米亚议长、总理、塞瓦斯托波尔市市长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


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后,一直不稳定。

①、黑海舰队分家后,俄舰队坚持单独驻守塞瓦斯托波尔市,俄议会还表决过收回该市决议。后来一有机会,就有议员提收回克里米亚议题。从国家层面沟通,如何既尊重历史、又妥善维持现状,并处理好主权和管理权的矛盾,满足双方关切,一直存在问题。

②、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不满乌克兰将乌克兰语定为国语,对他们生活学习就业晋升造成的了歧视性障碍。他们坚持说俄语,看俄罗斯电视报张,抵制乌克兰化,怀旧俄罗斯。克里米亚一直是乌克兰最不稳定的地区。

③、怀有大苏联梦的俄罗斯民众,对失去克里米亚非常痛心,例如有人诅咒,将克里米亚送乌克兰,是“赫鲁晓夫喝醉了酒作出的决定”。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无疑将影响到俄乌两国发展正常关系

下面表明我的看法!

——力挺普京的行为!

第一、普京收回克里米亚代表了俄罗斯人民的意愿,与个人贪得无厌无关。这也是今天俄罗斯虽然极端困难,人民仍对他保持高支持率的根本原因。

普京若对乌克兰反俄的行为熟视无睹,对俄失去在克里米亚驻军的后果(俄为争夺黑海出海口的数百年奋斗将毁于一旦)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他不配当俄罗斯总统。

第二、收回克里米亚是对北约东扩的顽强抵抗,彰显战斗民族的顽强不屈。当国家面临生死攸关考验,双方杀红了眼时,条约文件就是一叠废纸!真理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第三、你不仁、我不义!苏联将克里米亚礼送乌克兰,源于纪念俄乌长达300年友谊,但乌克兰过河撤桥、翻脸不认,还反目成仇、为虎作伥;俄罗斯为何不可反悔?

第四、任何条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不能拿违反国际法一味谴责普京。在国际法实践中,由于签约双方关系的改善或恶化、实力的此长彼消原因,修改不合理条约,终止过时条约,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事常常发生。这点,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最有体会。


谌人

克里米亚本就是俄罗斯的,是被神精病的赫鲁晓夫自作主张划给基辅的,其实也就是把右口袋物品放到左口袋的事,苏解体后乌克兰还没有明显地倒向西方并反俄,所以普京并没有要回克里米亚的念头,而随着乌克兰极右的全面倒向西方并陷入歇斯底里的反俄亲西方的政客上台后,使普京下了彻底收回克里米亚的决心,因克里米亚对俄来说太重要了,因为那里有俄海军的摇篮英雄的塞瓦斯特波尔市,整个黑海舰队的母港。 失去克里米亚和塞市,俄黑海舰队就意味着消失。那整个黑海就成了北约的洗脚盆,俄将受到从巴伦支海峡到黑海东西两面的除陆上以外又一海面夾击与包围。意味着除以海参威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外,俄在其他各海域的海军基本很难再有所作为。所以普京要冒着被西方彻底制裁的后果也要果断的拿下克里米亚。不要说普京任何俄罗斯领导人都会这样作。除非俄罗斯还是戈尔巴乔夫这类专添西方屁股的政客撑权,才会做任由基辅转向反俄亲西方的政策而无所作为。


疑义相与析l


普京吞并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现任总统波罗申科亲西欧亲美,步步紧逼俄罗斯的结果。

波罗申科推翻亚努科维奇后,经济上加入欧盟,军事上加入北约,使俄失去了与北约中间地带的缓冲区域。作为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乌克兰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为乌东地区因历史原因,是说俄语的。与第聂伯河西岸的说乌克兰语的乌克兰人有着感情上的区别。因此,掀起了乌东动乱,克里米亚公投回归俄罗斯的运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正愁找不到机会,波罗申科的挺而走险,让俄罗斯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损失最惨的是失去了乌克兰。因为前苏联大部分军工企业在乌克兰,大部分核设施在乌克兰,黑海舰队也在乌克兰。乌克兰的离去,等于砍掉了俄罗斯一只手。

但亚努科维奇任总统后,因为亲俄,普京没感受到军事上的压力。波罗申科执政后,全面倒向欧美,普京感觉北约冲到了家门口。

为保住北海舰队,俄罗斯每年花1亿美元租借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因为与乌克兰天然气价格问题,俄乌引发了"断气"风波。乌克兰以提高塞瓦斯托波尔港租金为要挟,每年提高到25亿美元。这种卡脖子行为凑效了,最终双方做出了妥协。天然气价格倒贴给乌克兰,通过乌克兰管道售给西欧的过路费,乌克兰不多收,塞瓦斯托波尔港的租金不提价。

通过天然气风波,俄罗斯看到的要想长期使用塞瓦斯托波尔港,必须控制克里米亚。克里米亚不重要,塞瓦斯托波尔港是俄罗斯控制黑海,出入地中海,北上欧洲,南下中东重要通道,非常重要。如何能收复克里米亚,普京也没想到机会这么快。

假如波罗申科不亲俄,也不亲美,保持中立不结盟,处理好与美俄之间的关系,乌东民族就不会闹腾,克里米亚人也不会举行公投,普京就没有理由和机会吞并克里米亚,如果强行吞并就是侵略,就会爆发战争。

吞并克里米亚,为什么不说侵占克里米亚,历史原因都清楚。赫鲁晓夫当年把克里米亚当礼品送给了乌克兰,并没有考虑克里米亚人民的感受,好在都在前苏联大家庭里,就像把子女让朋友家领养。现在朋友间成敌人了,被领养的孩子会找亲爹,怎么办?

国与国之间的疆域之分,都是靠拳头划分的。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局部战争,其结果都是战败方赔款割地。俄罗斯地大物博,都是沙皇时期弱肉强食周边各国土地和前苏联大战后获得的结果。

普京吞并克里米亚,符合克里米亚人民的心愿,压制了北约东扩的步伐,表明了捍卫俄罗斯领土的决心。虽然因吞并克里米亚受到国际制裁,但制裁是把双刃剑。普京得到的比失去的不知要大多少倍。


英汉微视

我挺欣赏普京干的这件大事,有魄力有气概,果敢坚决,不给敌人一丝喘息机会,不惧怕西方制裁,不费一枪一弹,兵不血刃,搞个全民公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俄乌结盟交好,俄罗斯才把克里米亚作为礼物送给乌克兰的,现在俄乌交恶,乌克兰要转向西方,俄要回克里米亚吞并克里米亚并不过份,应予以理解。打个比方,男方向热恋的女方赠送婚戒金表房子,现女方不想嫁了,男方难道不能要回来吗?!就算女方不想还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追讨彩礼的!法院也会支持的!可能有人说那我们中国能要回曾经割让给俄罗斯的广大领土吗?我们现在不可能要回了。一是年代久远,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绝大多数是俄罗斯族人了,换了主人了,中国的影响力甚微不起作用了!二是中俄实力相当,不是相差很悬殊,不通过战争能要回来吗?战争只能两败俱伤,划得着吗?三是中俄现在关系很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美日在亚洲搞小北约,也没有必要提这个领土问题影响中俄关系,不能被敌人挑拨离间乘机加以利用l唯一能做的是巩固中俄友好关系,不能让俄罗斯倒下!另一方面加快自身发展,迅速强大起来,赶超俄罗斯,追上美国!


文刀者


哥自信自己是个正能量

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管合不合理,凡事都离不开“渊源”和“利益”这两个驱动因素。很多人都诟病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兼并”,视俄罗斯此举为“贪婪”和“霸道”。但俄罗斯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不惜承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究其原因离不开“渊源”和“利益”的驱动。从渊源上说,克里米亚历史上曾属于俄罗斯,只是在苏联时期“划归”了乌克兰管理,且克里米亚民众绝大多数人属于俄罗斯民族,不能否认他们有“回归”的情节。而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在狭隘的民族情感上似乎也“顺理成章”。从利益上讲,拥有了克里米亚就等于“占有”了黑海的天然出海口,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这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真正目的。从人类的的发展史来看,领土扩张是大国强权的“标志”,当我们诟病俄罗斯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当今所有的大国、强国的领土是从哪里来的? 美国没占领过印第安人的领土吗?美国没“吞并”过墨西哥人的领土吗?这世界本就奉行着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人们可以同情乌克兰这样的“弱者”,但谁也改变不了“生存”规则,更不应该“过分”解读,跟风西方的“观念”。那样会严重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不利于自己未来的“统一”大业和强盛。这一点尤其要“深思”,以免因所谓的“普世观念”而自废武功!